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 公告公示

关于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60号建议的答复

访问量:

关于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60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王俊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横寨唱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你对南康文旅工作,特别是对南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对于你提到的横寨唱船非遗项目经费投入力度不足,缺乏非遗文化展示场所、宣传氛围不浓厚,传承人难觅、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入,保障非遗项目传承发展。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赣南客家唱船习俗(以下简称“横寨唱船”)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经费投入。一是近几年每年从中央、省级公共文化专项资金中拨付部分资金用于保障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横寨唱船习俗的活动经费,其中2024年拨付了15万元、2025年拨付20万元。二是积极申请政府专项债资金用于该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其中2025年1月以“赣南客家唱船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建设项目”名义包装了政府专项债项目,向发改委和上级部门申请3000万元资金,用于该国家非遗项目的基地建设,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将项目入库,正在协调土地调规和等待上级部门的批复。三是寨坑唱船理事会每年通过接收信众还愿捐赠和举办还愿席(1000元/桌)等方式能够筹措资金约15万元,也为横寨唱船活动的开展及传承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下一步,我局将积极跟踪政府专项债项目批复情况和继续加大该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的经费投入,根据横寨唱船习俗活动的开展情况及传承保护的实际需要,每年从公共文化专项资金中给予其活动经费支持,同时向国家文旅部申请专项保护资金,保障该国家级非遗习俗活动的开展和项目的传承发展。

二、落实固定活动场所和展示场所,保障非遗习俗活动的开展和传播。一是落实横寨唱船传统习俗的活动开展场所。横寨唱船是以纪念屈原为主题、迎吉纳福为愿望的赣南民间传统习俗,是民间自发的习俗活动,横寨乡寨坑村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均以彭氏、廖氏十个祠堂和横寨乡寨坑村的唱船广场为固定场所开展唱船传统习俗活动,其中经过我局和横寨乡政府的多方努力,已整合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资金,将寨坑村的唱船广场进行了土地平整、统合建设和做好了周边环境整治,唱船广场面积由原来的600平方米扩大到2025年的1500平方米,同时建设了一间占地1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60平方米的唱船活动工作用房,有效保障了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活动开展场所;二是耗资8万余元装修布展了赣南客家唱船习俗传承所。即2018年申请市级资金8万余元在寨坑村花屋组租用彭平福家族祠堂的附属房装修布展了赣南客家唱船传习所,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全面展示了该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承发展等情况,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2024年3月,当地村民因迷信心理,自行拆除了该传习所内的装修布展内容,将布展内容搬移至了该村闲置校舍寨坑小学二楼教室进行继续展示。此外,2022年,我局指导横寨乡政府在该乡黄田村新建了第二个赣南客家唱船的非遗广场,并利用黄田村委会一楼场所再次布展了一个面积100多平方米的横寨唱船传习所。三是2019年在南康家居小镇九井十八厅二楼展厅对赣南客家唱船传统习俗进行了布展展示,展示厅面积为120平方米。四是2025年1月包装了政府专项债项目,拟向上争资3000万元用于该国家非遗项目的基地建设,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将项目入库,正在协调土地调规和等待上级部门的批复。以上措施均对横寨唱船这一国家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力保障。

三、精心组织和指导活动开展,有效浓厚非遗项目文化氛围。一是横寨唱船习俗活动自2019年对外界开放以来,我局均安排精干力量会同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横寨乡政府乡村两级及区公安、交管等部门,对该非遗习俗活动的开展进行精心组织和指导,全方位做好方案、预案,确保了活动的安全有序开展,其中2019年正月有3万余人次参与到该习俗活动中,2020年至2022年因疫情原因未对外开放,2023年恢复对外开放后,当年有2万余人次参与到该习俗活动中。2021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之后,我局更加重视对该活动的传承传播,安排我局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各界自媒体加大了对赣南客家唱船习俗文化的宣推工作,唱船传统习俗文化氛围愈加浓厚,2024年、2025年每年均有3万人次以上的人群参与到该习俗活动中,尤其在正月十五、十六(送船、烧船)活动高潮期间,参加活动的群众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区内外引起热烈反响。二是2025年2月,我局指导寨坑村委会制作悬挂了60条表达广大群众良好愿望的正能量宣传标语,沿途布置了300面道旗浓厚现场氛围,同时我局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区融媒体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均在事前发布了活动预告,事后发布了活动纪实宣传推文,2023年学习强国、2024年中国新闻网、2025年赣州市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公众号相继报道我区赣南客家唱船习俗,全面提升了该项活动的知名度,有效浓厚了该国家级非遗传统习俗的文化氛围。今后,我局将继续加强对赣南客家唱船传统习俗非遗文化的宣推力度,积极在活动前期发布预热推文营造活动氛围,事后发布活动现场纪实宣推文章,促进“元宵节(赣南客家唱船习俗)”国家级非遗项目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四、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解决横寨唱船传承后继人才匮乏问题。其一是我局高度重视横寨唱船传统习俗的传承保护和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工作,每年派出精干力量参与组织、指导该传统习俗的活动开展和人才培养工作,该项目从最初的县级非遗、市级非遗、省级非遗再到2021年5月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都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努力,并于2022年12月,经我局党组会议批准同意后将寨坑村唱船理事会的15人作为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县级传承人群体予以了公布,强化了传承人的队伍建设和后继人才培养。二是经调查,寨坑村彭氏、廖氏族群共有十个祠堂,每个祠堂周边都有近一百多人参与每年的唱船活动,整个村落有近一千多人参与到每年的赣南客家唱船活动中,并且在每年习俗氛围的耳濡目染及家庭成员的引导下,寨坑村的大多数的青少年从小便传承这一延续千年的习俗,目前寨坑村对于横寨唱船习俗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已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承人群梯队,拥有较为充足的传承人才储备。同时,我局指导横寨唱船理事会制定了传承人培养计划,通过选拔、培养一批年轻的传承人,充实到横寨唱船非遗项目传承人队伍中。目前,已选拔了30名具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年轻人作为传承人培养对象,并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一代传承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培训,每年正月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安排年轻传承人参加到具体的唱船习俗各项事务活动中,以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组织和指导寨坑村唱船理事会,通过加大对年轻传承人的培训力度和适当提高传承人误工待遇等方式,激发他们的传承积极性,有效解决横寨唱船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后继人才匮乏的问题。

客家人永存,唱船歌不歇!再次感谢你对南康区非遗保护工作的关心,祝你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王俊) 康文广旅建议字〔2025〕2号关于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60号建议的答复(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