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韩贤煜摄)
11月21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召开“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十四五”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荣蓉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涂汉兵,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处长刘文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移交安置处处长刘春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业创业处处长鲁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拥军优抚处处长贺小虎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徐承(韩贤煜摄)
徐承: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5场,邀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荣蓉女士,党组成员、副厅长涂汉兵先生,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处长刘文成先生,移交安置处处长刘春华先生,就业创业处处长鲁强先生,拥军优抚处处长贺小虎先生,介绍“十四五”时期我省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荣蓉女士作介绍。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荣蓉(韩贤煜摄)
荣蓉: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冬日暖阳的日子与你们见面交流。一直以来,你们在新闻一线用镜头定格瞬间,用文字记录点滴,退役军人工作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你们的付出,对此,我们满怀感激!也正因为你们,退役军人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得以广泛传播,全社会尊崇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氛围也愈发浓厚。广大退役军人,曾将青春奉献给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十四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军地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工作目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任务,退役军人安置率等约束性指标全面达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等预期性指标稳步落实,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五年来,我们健全完善“三个体系”,退役军人工作基础更加坚实。加强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全面领导,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重要政策文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3万余个,配备退役军人服务基层工作人员4万余人。依托社会力量建设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关爱协会、企业家协会、爱国拥军促进会等,党领导下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同向发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全面建成。健全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及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机制,完善议事协调、军地合署办公机制,军地协同、部门合力、上下联动的工作运行体系有效构建。出台120余个政策性文件和制度规范,深入开展退役军人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五年来,我们强化思想政治引领,退役军人作用更好发挥。连续5年举办江西省退役军人“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主题活动,常态化组织老兵宣讲团、英烈精神讲解团深入军营、高校、企业和广大退役军人中开展宣讲,引领退役军人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加强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他们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实施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5年来,我省有21人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1人获评“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建立完善“兵支书”“兵委员”选树推荐培养链条,目前,全省已有3479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占比16.66%,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创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组建“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7万余支,引导全省12万余名志愿者踊跃投身抢险救灾、基层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彰显“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鲜亮底色。五年来,我们深化制度机制改革,退役军人安置就业质效明显提升。坚持实行“阳光安置”,建立服役贡献与安置待遇相匹配的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安置机制、拓宽安置渠道、提升安置质量。5年来,全省累计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万余名,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率100%。全面落实逐月领取退役金安置政策,加快推进军队离退休人员和伤病残士兵接收安置工作,连续5年超额完成军休人员接收任务。出台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二十条政策措施,创新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十大行动”,持续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广泛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积极推动公务员、事业单位、中小学教师等岗位优先定向招录退役军人政策落实,促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优先招聘退役军人,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和创业创新成果展,创建近百个退役军人创业产业园地或孵化基地,助力退役军人充分就业、成功创业。5年来,全省共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1200余场次,参加招聘活动的用人单位4.4万余家,提供岗位9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9万余人。五年来,我们主动回应关心关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增强。连续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年均提标幅度达5%。建立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补助”的医疗保障体系,将部分年满60周岁烈士子女纳入医疗保障范围,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基本医疗目录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稳步推进退役军人社保接续工作,持续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和“革命英烈后代关爱行动”,常态化开展烈士寻亲专项行动,直接为烈属办实事好事1万余件,为283名烈士寻找到亲属或安葬地。通过长达两年半的努力,成功寻找到黄公略烈士遗骸,经党中央批准,2024年9月25日在吉安市东固烈士陵园隆重举行了安葬仪式,社会反响强烈。大力推行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将服务事项范围由9项逐步拓展为14项,先后为3万余名退役士兵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出台江西省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规范,扎实开展“为老兵办实事”、情暖老兵系列活动和退役军人走访帮扶工作,广泛开展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优抚对象活动。5年来,全省共走访帮扶困难退役军人10万余人次,为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6.2亿元,通过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军政军民团结持续巩固发展。大力弘扬红土圣地拥军优属光荣传统,深入推进双拥创建,在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中,我省11个设区市和5个县(市)受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首次实现了设区市“满堂红”。春节、“八一”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省“四套班子”和部分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走访慰问驻赣部队,得到广大官兵一致好评。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积极推动解决驻赣部队建设事项。常态化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活动,制定江西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全省共出台旅游景点、交通出行等10大类共5400余项优待项目,11个设区市全部实现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免费乘坐中心城区公交车(地铁),15家国家5A级景区为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免大门票费。做好军人军属优待保障,出台江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对烈士子女、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海岛部队及高风险岗位工作的军人子女,以及荣获特定功勋、表彰的军人子女等,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及中等职业学校予以优先优待入学,报考高等学校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予以优先录取。5年来,全省共协调解决军人子女各阶段教育优待1.1万余人次,为489名随军家属解决随调问题,帮助814名无业随军家属成功就业,组织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2.1万余人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十五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提出的“五好”(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重要要求,聚焦思想政治、移交安置、就业创业、军休服务、拥军优抚、褒扬纪念、权益维护和信息化建设等重点任务,以夯实基础强支撑、以改革创新破难题、以科技赋能提质效,在服务从“有”向“优”升级上持续发力,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更精准、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保障,推动我省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以实干实绩向省委省政府和广大退役军人交上新的满意答卷。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央广网(韩贤煜摄)
央广网:江西是革命老区,牺牲的烈士多,有着数量众多的烈士纪念设施。请问“十四五”期间,江西在加强烈士褒扬纪念,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涂汉兵(韩贤煜摄)
涂汉兵:江西是红土圣地,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25.69万人,有各类烈士纪念设施1313处(其中国家级20处、省级49处、设区市级54处、县级328处、县以下862处),烈士墓7.8万余座。“十四五”期间,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全力推动烈士褒扬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机构队伍更加健全。成立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为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各级采取加挂牌子、更名、整合等方式,建成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机构105个,实现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机构全覆盖。加强英烈讲解员队伍建设,采取轮训和定期举办大赛等形式,培训英烈讲解员800余人次,配备专(兼)职英烈讲解员队伍近1000人,人员力量进一步加强。二是资金保障更加有力。从2022年起,省级财政在原有每年5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新增预算安排2000万元,用于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县(市、区)财政给予一定配套资金,各级累计投入近6亿元,烈士纪念设施面貌焕然一新。三是设施管护更加完善。扎实推进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和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完成迁葬和整修烈士墓4万余座。积极开展烈士纪念设施等级创建工作,全省各级共提升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等级331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21处、设区市级59处、县级246处,烈士纪念设施整体管护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四是纪念活动更加丰富。创新开展以“搭建一个祭扫平台、开展一次直播代祭扫、组织一次为烈士扫墓献花、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召开一场专题座谈会、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为内容的“忆英烈、祭英烈、学英烈”祭扫纪念活动,共开通网络祭扫平台140余个,年均网络祭扫450万余人次、直播代祭扫1200余场。每年组织英烈事迹宣讲450余场,各级党委政府每年开展英烈祭扫活动140余场,社会参与度大幅提升。摄制“9·30献给江西英烈”系列视频和沉浸式红色情景剧《如您所愿》,承办“赶考路上的闪亮坐标”英模人物事迹展,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五是关爱烈属更有温度。省领导示范带头,全省各级领导带队深入近4万名烈士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组织军地联合义诊医疗队对全省健在的烈士父母进行健康体检,对生活困难的烈士家庭建立“三对一”(1名党政领导、1名辖区干部、1名退役军人服务基层工作人员或1名志愿者)帮扶联系机制,年均帮助解决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实际困难1800余个,烈士亲属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尊崇感大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以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核心,加强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与管护,加强英烈事迹挖掘整理,将英烈精神融入学校教育、企业文化、社区建设,积极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良好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