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发力下,国内消费需求稳步释放,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推动国内物价呈现结构性改善态势,核心CPI延续回升走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增速与6月份持平, 连续2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其中,CPI环比增速由6月份的-0.1%回升至0.4%,与2020-2024年同期均值持平。
7月份,核心CPI延续回升态势,主要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价格上涨、汽车行业价格战治理见效以及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
从结构来看,7月份CPI同比增速回落主要受食品价格下跌拖累,而能源价格和核心通胀分项均保持上涨,反映出“以旧换新”和“反内卷”政策效果正在显现。
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食品价格同比跌幅有所扩大。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由上月的-0.3%降至-1.6%,环比增速则由上月的-0.4%回升至-0.2%。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3%,涨幅低于5.1%的季节性水平;猪肉价格止跌企稳,环比上涨0.9%,但仍低于7.2%的季节性水平。未来若生猪产能得到有效调控,将有助于推动CPI整体回暖。
能源价格环比涨幅继续扩大。受前期国际油价上涨传导影响,7月能源价格环比增速由上月的0.1%升至1.6%,涨幅进一步扩大。6至7月份,受需求旺季和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整体呈上涨趋势;进入8月份后,在美国经济数据走弱、石油输出国组织继续增产以及美俄和谈等因素作用下,国际油价开始回调。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涨幅扩大。7月份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涨幅由上月的0.1%升至0.2%。其中,随着“618”促销活动结束,家用器具价格明显回升,环比增速由持平升至2.2%,高于0.6%的季节性水平;交通工具价格环比增速由上月的-0.4%转为持平,反映出汽车行业在“反内卷”政策影响下,价格战态势有所缓解。
服务价格呈现季节性上涨特征,同比增速连续3个月稳定在0.5%。7月份服务价格环比增速由持平升至0.6%,与去年同期涨幅一致。
7月份PPI环比降幅收窄至0.2%,此前4个月均保持在-0.4%的水平;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综合影响,同比增速仍与上月持平,为-3.6%。
一方面,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煤炭、钢铁、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均较上月收窄。7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1.9、1.5、0.8、0.3和0.1个百分点,合计对PPI环比的拖累效应较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带来输入性影响。7月份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1.2%,上月为下降0.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0.8%,上月为上涨0.2%。尽管“反内卷”政策预期提振了相关行业期货价格,但现货价格走势仍取决于实际供需状况,特别是当前需求偏弱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此外,外需不确定性加大继续对部分出口行业价格形成压制。
多因素共振 共促物价水平稳步回升
从7月份价格表现看,部分行业供需关系开始改善,带动相关价格企稳回升。CPI方面,核心通胀延续回升态势,主要得益于汽车行业价格战治理见效和“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价格回升。但总体读数仍然偏弱,主要受制于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当前生猪供给过剩的制约,未来若生猪产能得到有效调控,将有助于推动CPI整体回暖。
PPI方面,从政策导向来看,将通过价格战治理、供给结构优化等措施,逐步改善行业供过于求现状,推动PPI走出低位。近期发改委明确表示,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改革,避免采取行政命令“一刀切”的做法,表明本轮供给侧改革将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稳步推进,治理工业品通缩的效果也需要时间逐步显现,仍需保持耐心持续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