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农业农村局 > 公共服务

关于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9号建议的答复

访问量:

尊敬的彭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以来,南康区农业农村按照省、市、区有关人才工作要求,周密部署重点围绕农业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以粮油种为主题确保粮油稳产保供实施分品种组班、分技术授课、分阶段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着力为乡村提供实用性人才。2023年,全区培训粮油种植户200名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200,共计400人。

(二)纵深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提升乡村全民文化素养,区农业农村局加强与区教育部门的衔接配合,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发布招生宣传信息和政策,营造浓厚的招生工作氛围。积极组织全区符合条件的对象报考“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2023年,我区共推荐41名合格生源报考“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任务数16人),超额完成了生源推荐任务。

(三)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助力乡村能人培养,2023年,围绕稻米、油料、果业、蔬菜、中药、畜牧、电商等产业,从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及种养大户中遴选了赣州市上天保柚果业负责人付先友等14名青年农民“头雁”项目培养对象。按照产业类型分别组班,采取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四个一”培育模式,对带头人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通过对产业带头人的系统性培养和综合性支持,帮助带头人成长为“头雁”,不断提升其产业发展能力,激发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四)聚焦人才项目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一是重视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积极支持和鼓励全区符合条件的农民申报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2023年,全区有20人评定为农民农艺师,1人评定为农民畜医师,5人评定为农民助理农艺师。

二是强化乡村能人培养。2023年7月10日,区农业农村选送的农机手何冲,在2023年赣州市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获得活动冠军2023年7月20日,何冲代表赣州市参加在新余市举行的2023年江西省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同时,经层层筛选、部门推荐、人社考察、实地考核等程序,何冲在全市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赣州市第一届“赣州工匠”名单成为入选赣州市第一届“赣州工匠”唯一一名农机手。

三是加强农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聘请了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郑伟博士,江西省农学院园艺研究所胡钟东、万水林研究员以及国家脐橙工程研究中心陈健美博士担任区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顾问。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提高农技推广队伍能力素质。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积极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分级分类培训机制,推进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对全区1/3以上基层农技人员进行不少于5天脱产业务培训,培训农技人员500人以上。

(二)加大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力度。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区新型农民培训,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围绕全产业链,分类分层分模块开展培训,开展以果业种植、水稻种植、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农机操作等专题培训,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的现代农民,力争全年培训高素质农民600人和新型农民100人,择优推介一批致富带富典型。

(三)实施农村人才学历提升工程。加强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提升。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考生参加“一村一”江西农大专升本报名,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数。

(四)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严格按照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定具体办法,对从事农业生产的骨干人员,分级分类开展职称评定,获得职称的高素质农民在项目支持、提供服务等方面优先考虑。

(五)持续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从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市(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及种养大户带头人中遴选“头雁”项目培养对象,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

     十分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以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赣州市南康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7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