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赖亚羽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村组集体经济收支管理的建议》(第03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村组集体收费备案制度”的建议
(一)开展收费专项整治。针对以理事会名义收取卫生费、社会捐款等坐收坐支规避监管问题,我局作为职能部门主动提高政治站位,部署开展村级收费整治行动。2025年2月制定下发了《南康区村级收取卫生费、社会捐款等资金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思想动员和组织部署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排查村级违规收费及收费资金使用规避监管问题,重点查处以村委会、村理事会等名义违规设立收费项目卫生费、保证金、社会捐款等行为。成立了南康区村级收取卫生费、社会捐款等资金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及时调度和指导乡镇、村(社区)两级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梳理村委会或理事会执行的各项收费项目,排查收取的各类费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是否存在违规收费现象;排查村委会或理事会收取的各项费用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私设小金库、挪用、截留、私分、侵占、滥用等违规行为。
(二)全面进行摸底排查。采取村级填报、乡级审核汇总的模式,对2017年以来各村以村委会、理事会等名义收取的卫生费、保证金、社会捐款,或以其他名义收取资金及搭车收费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如实详尽填写收费名称、收费标准、收费主体、收费对象、收费执行时间、费用保管账户、已收到金额(元)、累计结余金额(元)、收费使用票据等相关信息,建立收费排查台账。通过对全区19个乡(镇、街道)320个村居会进行摸排,现已收集209个村(社区)601条收费项目,涉及金额2265.52万元。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街道)对各村(社区)收费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并分类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收费资金存放于村集体组织账户外其他账户或个人账户的,要立即将账外资金转入村集体组织账户统一监管。
下一步,我局将针对集中整治过程中发现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采取排查发现问题与完善制度同时推进的措施,系统总结整治成效,结合乡村实际完善村级管理制度,理清村理事会工作职责,规范收费项目,拟定《南康区农村集体组织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正在征求意见。要求及时公开村级资金收支明细和理事会运行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村级收费项目有据可依,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发生,从源头上进一步筑牢常态化监管“微腐败”防护网,营造风清气正环境,防止问题反弹。
二、关于“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的建议
(一)指导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针对部分村组集体对投资分红政策不清楚、项目建设流程把关不严等一系列问题,我局加强指导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指导项目实施村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撬动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2025年我局参与指导实施隆木乡西木村腐竹加工项目、坪市乡小陂村入股梅花鹿养殖基地项目、大坪乡西坌村水稻制种烘干项目、麻双乡东排村稻谷烘干厂项目、横市镇禾田村和西湖村入股横市蓝莓基地项目、十八塘乡下埠村与龙回镇龙回村和李村村合作入股东坚米业富硒稻米酒加工及其他农产品加工项目,共9个村发展6个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提出资金分配方案,根据项目需求提供规划、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服务,助力项目实施完成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稳定增长预期。
(二)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和绩效管理。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验收等管理流程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合法、有序、稳定运作。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加强组织引领和逐村研究推进,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流程和监管制度,明确资金支付、项目管理和验收程序,切实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作为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各村实际情况,依托资源、技术、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坚持资金安全、资产长效、长期有收益的原则确定发展项目,积极探索资源利用型、产业发展型、乡村旅游型、服务经济型、物业租赁型等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同时建立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建立资金保障及管理机制,采取多方共同参与的筹资形式,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资金交由乡镇(街道)代管,采取抱团发展或自主实施的形式开展经营。监督村集体建立健全对外投资的管理制度,明确投资决策、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定期对投资资金进行审计和检查,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滥用。
三、关于“完善财务公开和报账制度”的建议
(一)丰富财务公开途径,增强村级财务透明度。制定完善了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事项目录,统一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方式,做到一般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公开1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年终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全年“三资”状况。工程项目、救灾等资金分配实行“1+N”公开制度,既在村本级公开,同时在涉及的村民小组公开。对低保家庭的月保障金额在固定村务公开栏进行长期公示。“线下”通过村务公开栏、“两个微信群(村务公开群、村务监督群)”,“线上”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阳光村务码上知”,村民可实时查询集体“三资”情况,截至目前村务公开二维码浏览量达8549次,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日趋完善。
(二)联通“银农直联”功能,实现线上报账审批。南康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对接省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平台试点,有关做法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是打通了信息壁垒。三资监管网络平台与南康区纪检监察部门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基层“用权用钱”线上流转可追溯、可监管,推动监督更及时、更精准、更实效。二是实现了审批留痕。全面禁止使用支票支付,实行无现金支付,将我区320个村社区共586个基本账户授权统一采用银农直联方式报账,极大减少村级财务管理中票据不规范、未经允许代签、白条入账等情况发生,促进规范、完善农村集体“三资”业务管理、过程监控、查询分析。
下一步,我局将严格落实村级财务收支联审联签制度,“一肩挑”的村除村书记、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外,须同时由1名村“两委”成员参与联审联签。数额较大的支出,由村“两委”会议讨论通过后联审联签;数额特别大的支出,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并报乡镇审核把关后联审联签;数额较大的、特别大的具体标准由乡镇制定,并报区农业农村局备案。
四、关于“强化监管和监督机制”的建议
(一)落实管理职责,赋能平台高效监管。我局加强指导督促村组集体资金核算,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资产资源台账,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的公开、公示等工作;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平台建设,强化分级监管、预警监督、定期调度、适时查询、问题反馈等功能。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资金使用监管的通知》,设立集体土地入市资金专项账户,启用专用报账单,强化入市资金使用监管;印发了《南康区村级债务管理办法(试行)》,严控村级新增债务,积极化解村级存量债务,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二)常态开展审计工作,严格执行离任审计。常态化开展对村集体资产资金的审计,检查原始凭证合法性,特别是白条入账、虚假票据等问题;检查是否存在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侵占、挪用、平调、套取、私分集体资金,多账户规避监管等问题;检查资产资源是否全部登记入账,是否“账实相符”;检查资产资源、工程项目发包合同是否合规合法,是否存在“人情包”“垄断包”。推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离任审计,检查重大事项(工程招标、资产处置、资源发包)是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检查任期内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债务化解、惠民项目落实等是否达标。坚决防止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资产流失,相关各方利益被侵占等情况。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压实责任,按照有关要求,会同组织部、社会工作部、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采取交叉审计、聘请第三方机构审计等方式,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届中至少进行1次任期审计,重点对工程项目、“三资”等腐败高发领域进行全面审计,对个别情况复杂的村资金账户在换届前夕进行冻结。
十分感谢您对我区村组集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以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赣州市南康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