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区镜坝镇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镜坝镇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两个大局,顺利完成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督察及“回头看”工作,成功接受中组部家具产业链党建调研,顺利迎接省委政法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等多个省级部门的调研指导,荣获了省级表彰2项、市级表彰2项、区级表彰25项,推动镜坝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上新台阶。
一年来,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办好了几件“凝心铸魂的事”。一是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年来,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专题交流研讨13次,专题宣讲辅导3次,警示、廉政教育5次,讲授纪律专题党课21场,完成民生实事112件。二是党建基础不断夯实。扎实开展“雏雁培育”行动,发掘村书记后备人选21人,一般村干部后备力量48人。全面实行“一网双积分”乡村治理模式,提升党员群众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动性、积极性。设立桐木社区,凤塘社区,探索党建引领物业小区和无物业小区智慧服务管理新方式。完善建设镜坝家具集聚区党建指导站,推动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三是党风廉政持续向好。坚决扛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合理运用“四种形态”处理问题线索,约谈5人次,通报批评20人次,党纪处分3人,政务处分6人,完成立案13件。大力开展群腐集中整治工作,查处并整改“三资”问题66个,推进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走深走实。四是意识形态巩固加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举办2024年镜坝镇端午龙舟赛,凝聚乡村活力,打造省级四星站桐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中央媒体发布新闻报道15篇,省级媒体10篇,市级媒体33篇,全面展现镜坝新形象。规范民兵队伍,民兵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高标准完成今年征兵任务,持续加强国防教育宣传。
一年来,始终把守底线作为关键,办成了几件“提质增效的事”。一是筑牢返贫底线。持续优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今年识别纳入“三类”监测对象63户270人,成功消除95户350人返贫风险,消除率47.1%。帮助16户唯一住宅为土坯房的农户搬入新居,整治“赤膊房”637栋,作为“两房”整治流动现场会参观点,向全区推介镜坝经验。二是严守粮食安全。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力开展撂荒土地治理,6个“旱改水”项目通过验收,实施234.21亩土地开发项目,粮食面积达到9330余亩,油菜种植1240余亩。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全力化解联民村石古组信访事项,协助资金追缴,做好人员稳控。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镇村联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74件。圆满完成镜坝工业园第二安置点的全面交桩放线工作,有效解决十多年拆迁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进红星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安置问题,将剩余60余亩安置点用地指标纳入年度报批计划。四是严管安全生产。大力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广告牌8个、防盗网343个,整治疏通消防通道93处。扎实开展电动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共享换电,建成闪电蛙便民驿站1个、小型换电站22个,安装充电桩位627个。强化安全巡查,查封“三合一”企业38家、发生火灾企业17家,排查整改家具企业消防安全隐患963条,推进家具企业消防安全“四色风险”评定工作,551家企业已完成预估评级,安全生产形势大为好转。
一年来,始终把谋发展作为根本,办成了几件“振奋人心的事”。一是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深耕农旅融合,按照“一轴引领、三线并进、四区协同”的产业发展战略,全力推进镜坝滨江产业经济带建设,积极发挥乡贤的桥梁纽带作用,成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引进农业项目24个,总投资额达2.09亿元,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二是产城融合实现新突破。工业倍增与转型升级换挡提速,全力做好鑫盛威博士、赣南师范大学现代家居产业学院等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征地131.08亩,拆迁21145.8㎡。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加强对家具集聚区管理,多次接受省市区调研指导,并获得高度认可。三是环保整改和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聚焦“三新三高”理念,探索“一份承诺定方向、双线跟进促整改、三项标准抓验收、四种监督防反弹”的“1234”镜坝治理全过程操作模式,251家企业实现水性漆源头完全替代,家具企业的生态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新提升。全面推进圩镇连镜东路、红星路、老镜坝、鹅岭、洋江等等区域的道路建设、弱电线路入地等基础项目,有效改善镇区面貌,进一步完善镇村基础设施网络。投资4700.6万元启动章水流域水生态治理与保护修复项目和朱坊河镜坝段河道整治项目,撬动周边地区经济业态的繁荣与发展。
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城市化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圩镇公共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滨江产业经济带集聚效能不够显著,产业布局还不够均衡,业态发展还不够充分;三是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还需完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5年,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纵深推进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紧扣区委“融入大湾区、建设新南康、争当排头兵”发展战略,努力把镜坝打造成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城市新组团、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镇。
一、在坚持党建引领上出实效。一是锤炼过硬党建基础。持续抓好村书记后备人选“雏雁”培育工作,为村“两委”换届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扎实推进“实干创绩、奋斗有我”主题活动,通过干部结对、领题攻坚、学习赋能、争先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干部和村书记后备人选政治思想、履职服务和综合素质水平。深化社区党支部联建共建机制,发挥在职党员到社区报道服务效能,推动红色物业品牌创建,探索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争取每个村新增一条增收渠道,力争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一半的村超过100万。二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营造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清正廉洁的浓厚氛围。三是扛起意识形态责任。运用镜坝发布公众号、村级公众号等平台,筑牢意识形态理论阵地。创新机制和载体,推进镜坝端午龙舟赛品牌化,打造系列有特色、有深度、有影响的主题活动,以高质量活动激活和谐魅力新农村。扎实做好党管武装、党建带团建工作,积极支持引导妇联、工会等组织建设。
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显担当。一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稳定基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扩大油料种植,加大撂荒耕地利用力度,落实新一轮“旱改水”和土地开发项目,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二是推进滨江产业经济带建设。围绕“三产融合”发展路径,整合村庄现有资源,结合专项债项目申报和社会资本招引,实施连城龙溪湾项目和洋江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丰富美丽田园、景观农业、农耕体验新业态,贯通东西轴线,扩大农文旅产业规模效应。三是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大对有利用价值土坯房的开发利用力度,持续推进“拆建整”工作。做好市场主体日常清运和重要节点环境整治的结合工作,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
三、在推动产城融合上有作为。一是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全力保障江西财大现代产业学院、赣南师大现代产业学院、高职园区项目、九年一贯制学校、镜坝中医院项目用地。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做好康唐线拓宽,白改黑项目包装,打通镜坝大道一中至连城西区段,畅通工业版块与居住版块连接线,完成6公里滨江路网,打通圩镇休闲微循环。二是继续推动工业倍增升级。服务“三强”战略,做好鑫光五金、米兰家居产业园等项目征拆扫尾工作。加快家具企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规范化、绿色化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突出科技创新赋能。对接抓好苏州工业园等项目的落地服务。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集聚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作用,完善企业帮扶机制,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督查检查,解决“小鬼难缠”问题。
四、在提升幸福指数上下苦功。一是深入推进家具企业环保整改和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四个一批”的总体思路,全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家具VOCs治理新格局,铁心硬手抓环境整治,在推动家具行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工作中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二是坚守安全生产底线。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突出抓好消防、交通、建筑施工、食品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提高安全隐患整改成效,坚决防范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强化信访积案与矛盾纠纷化解。坚持力量下沉,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抓好矛盾纠纷调解、信访积案化解和群防群治等工作,坚持和利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赣州市南康区镜坝镇委员会
赣州市南康区镜坝镇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