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信息公开目录 > 麻双乡 > 年度报告 > 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麻双乡2024年度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访问量:

麻双乡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

情况报告

2024年麻双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职责

乡党委书记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将法治建设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全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法治建设有力推进。政法委员,负责协调政法各部门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司法所所长,具体负责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核等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开展法治培训和宣传,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和法律援助等工作。

2.加强制度建设,夯实法治基础

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决策事项范围、必经程序及责任追究等内容。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计划,截止202412月中旬,全乡共出法治类宣传栏12期,接待法律咨询10余人次。同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利用开学普法,入户走访,圩镇逢圩、人口集中地进行30多次普法摆摊宣传。

3.深化执法改革,规范执法行为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提升执法队伍业务能力与法治素养;聘请泰康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多次会同综治中心共同处理矛盾纠纷等问题,其中在2024年上半年处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和一起长期邻里纠纷得到各方一致好评。

4.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入驻调解组织17个,配备调解员80名,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68件,涵盖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常见类型,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部分执法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虽经多轮培训,但部分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在应对复杂执法场景、适用新兴法律法规时,仍存在业务不熟、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影响执法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

2.利用重大时间节点开展普法活动不多

部分干部未能充分意识到重大时间节点普法的独特价值,觉得日常工作繁忙,常规普法按部就班做就行,忽视节点普法可带来的聚焦效应与社会影响力,没有安排好工作计划,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筹备不足。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扎实推进法治学习进程,全力强化法治意识建设。乡党委书记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始终将研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深度参与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研讨活动以及机关支部的集体学习会议等多元途径,精准领悟并牢牢把握其精神内核,持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水平,并将法治建设有机融入年度工作计划架构以及日常工作考核体系之中,确保法治建设工作的落地生根与有序推进。

践行法治,依法规范工作。引领班子成员及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浪潮之中,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而行,将法治思维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切实提升工作的规范性与合法性。

广纳贤才,夯实法治人才梯队建设。为全方位提升麻双乡法治建设水平,积极动员乡域内优质人才资源,精心打造一支专业过硬、扎根基层的普法宣讲队伍。麻双乡从各行政村广泛遴选热爱普法事业、文化素养较高的骨干力量,成功组建了一支“法律明白人”队伍。他们深入村组、社区,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法律问题,邀请乡法律顾问来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开展以案释法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法治活力。

为便民调解纠纷,精选 80 人组建专业调解队伍,覆盖全乡,并开展金牌调解培训,提升调解员素养与能力,高效化解矛盾,既提效率,又增民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营造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与和谐力量。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点任务落实

组建由司法所人员、法律顾问、业务骨干构成的规范性文件审查小组,对乡政府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等多维度严格把关。2025 年计划制定涉及乡村建设、农业产业扶持、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规范性文件不少于5件,文件草案均需公开征求意见不少于 15日,征求意见范围覆盖村(居)委会、乡贤代表、相关企业与农户等主体,并组织专家论证会不少于3次,确保制度设计贴合乡情、合法合规。建立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长效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清查,及时废止、修改与上位法抵触或不适应乡情发展的文件,清理结果向社会公示,保障政策法规体系协调性与时效性。

2.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推动多元解纷机制向基层延伸,加强乡镇、村(社区)调解组织建设,培育 “法律明白人”“调解能手”,开展调解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化解矛盾纠纷能力。

3.完善调解体系建设

健全乡、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乡 16个村(居)委会均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不少于 2名专职调解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少于7次/年。建立行业性调解组织,针对农村常见的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分别设立相应调解工作室,如 “土地纠纷调解室”“家事调解坊” 等,提高调解专业性与针对性。

加强调解与行政、司法衔接联动,与乡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建立 “警调对接”“诉调对接” 机制,每月召开对接会议,对疑难复杂纠纷联合调处,实现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有机衔接,全年化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达 90% 以上。

4.强化法治思维培育

制定乡领导干部年度法治学习计划,将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必修课,全年组织法治专题讲座和集中学法研讨活动。要求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讨论法治学习心得,带头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处理问题,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结合 “法律进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 等活动,利用乡村文化礼堂、集市、庙会等场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形式涵盖法治文艺演出、法律咨询服务、法律知识竞赛等,发放宣传资料。培养 “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 ,覆盖全乡各村,发挥其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优势,带动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麻双乡人民政府

                  2025 1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