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南康印象 >历史文化

南康区的文化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3-12-04 10:22:00

底蕴

南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文蔚起,文化源远流长。南康多处发掘的恐龙蛋化石证明:南康在人类诞生前就充满生命的活力。隆木、坪市等乡分别发现的石镞、石矛,说明南康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龙回、西华等乡镇的汉唐墓葬群,展示了南康古代灿烂的文化。唐开元四年(716),开凿了梅岭驿道,沟通岭南与古驿道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衣冠文物之名区,财赋舟车之都会”。唐宋以来,诗人贾岛、苏东坡等文人墨客在南康题咏唱和,留下了不少名句佳话。大文学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遭贬岭南,途经南康,诗赞南康“幽人自种千头桔,远客来寻百结花”、“浮石已干霜后水,蕉溪闲试雨前茶”。古代,南康名流辈出,鸿篇迭通。宋代有状元刘必达,“大隐居士”田辟。宋、明、清有进士53人,举人218人。清代,如林作梁的《四书精要》;谢启昆的《咏史诗》、《小学考》等,其主修的《广西通志》为志之精品,学术价值特高。近代,南康人郭大力与王亚南合译《资本论》,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杀害的第一位共产党人——江西工运先驱陈赞贤,抗日名将赖传湘,毛泽东的秘书黄祖炎等都是南康人民的骄傲。设施

区委、区政府把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放在首要位置,投资4亿多元,相继建设了文峰塔、生佛寺、鲤山塔、东山公园、市政广场、文化公园、旭山公园、南山公园、文化艺术中心CAC(艺术大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体育中心。市区文化设施的面貌大为改观。在乡村,我市狠抓了圩镇文化科技活动中心、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文化科技示范户“三位一体”的农村文化工程建设。几年来,区、乡两级共投入1000多万元,建立了20个圩镇文化科技活动中心,126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700个文化科技示范户。加强了文化馆、图书馆阵地建设,市文化馆业务用房面积2500平方米、图书馆业务用房面积4000平方米,文化馆在首次全国群艺馆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被确定为国家三级馆,图书馆在全国第二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确定为国家二级馆;并顺利通过全国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活动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快捷获取文化信息,南康区2004年率先在赣州市建立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全区乡村建有共享站点,覆盖率达到100%。2005年,江西省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启动后,南康区精心组织,广泛深入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和乡村自身开展文体活动,积极指导乡村每年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组织村(社区)开展2-3次群众文化活动。如春节、元宵、国庆、元旦等节日开展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并组织文艺调演,较好地实现每一个行政村看2场文体节目。同时,在全区实施了数字电影2131工程,在全区组织了18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深入乡村和学校,放映数字电影,全区271个行政村,每年都放映12场,确保了每一个行政村(社区)每月看一场电影。

积极组织送戏下乡活动,每年,全区专业剧团送戏下乡演出200多场,确保了每个乡镇每年送戏下乡达6场以上,同时,全区13支业余文艺表演团队演出150多场,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外还大力加强了老年教育工作,市里设有老年大学1所,乡镇(街道)设有老年学校20所,学校开设了文化知识、音乐、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体育等课程,极大地丰富了老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大力弘扬客家文化、传统文化,已连续举办了15届一年一届的南埜之声文化艺术节,并成功举办了2届客家歌舞之乡文化艺术节。广场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已举办10多年,每年都举办24场,其内容丰富、参与人数多,深受群众喜爱。广场文化、客家文化已形成我市经常化、制度化,人人皆知,普及率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已成为南康文化的两张名片。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南康人民的文化生活十分丰富活跃,电影、电视、戏剧和文艺创作等得到空前发展。县采茶戏团创作的《风雨姐妹花》一戏,经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为《女大当婚》搬上银幕。1980年县文艺代表队代表省参加全国农村业余文艺演演,在北京怀仁堂演出《十带货》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南康作者的版画《莳田客》、《热土》参加日本第15届国际版画展。南康的民间文学、志书,描绘了南康的风土人情。

南康区有网吧41家、歌舞厅34家、电子游戏厅65家、文化休闲场馆52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168家、书报刊经营户68家、印刷业28家。在文化市场建设中,我市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规范发展”和加大宣传、整治、监管“三力度”的办法,并设有专门的文化市场管理科和文化市场稽查大队,认真抓好辖区内公共文化市场所安全措施及责任的落实,辖区内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经营场所10多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积极引导发展奇石根艺、文化娱乐休闲、网络文化信息服务、印刷、文化礼仪等文化产业,初步形成的内容丰富、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2005年获中宣部、文化部“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先进集体。遗产

南康区专门成立了南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布了南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定了南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采取了具体保护措施,建立了完备文物档案。区财政每年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3万元。现正积极向上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2008年底基本完成,发现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同时,按上级要求,着力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南康区现有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区博物馆有藏品660多件,其中一、二、三级文物达50多件。我们始终按照“四纳入”原则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方针,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措施,健全文物保护管理网络,实行免费开放。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使全市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有原始材料档案,配置管理员,有明确的保护范围和醒目的保护牌,“四有率”达100%,并实行免费开放。成果

多年来,通过南康区委、区政府及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事业成果十分明显。2000年南康区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市”。2005年南康市顺利通过省政府组织的“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市”的复查验收。同年,南康文化市场稽查大队被中宣部文化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单位”。2009年南康区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县市”。文化发展走在江西的前列,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齐头并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民俗

南康区民情风俗旧县志载:“南安略同楚俗。”火耕水耨,民食鱼稻,风俗淳朴,民情敦厚,向称“儒雅之邦”。南康市为先贤过化之乡,事简民恬,勤于生业,俭于衣食。庾俗之最美者:“市无乞丐,贫不鬻子”;其最不美者:“信巫鬼,如嚣争,溺女不育,钳婢不嫁。”这就概括了以前的民情风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方面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点禾种:南康区旧时习惯在惊蛰前后“点禾子”。播种早禾,俗称“点惊蛰”即农家在清晨备好香烛、纸钱到田头祭祀田螺菩萨,乞求保佑丰收。

莳田:昔时农家莳田时,要请莳田能手“开秧盘”(即技术高明的师傅)第一个下田开莳,然后按技术高低依次排行。莳完田后要做“莳田酒”,俗称:“莳田杀鹅,草子变禾”,认为待人大方,收成必好。

尝新:早稻开镰收割后,吃新米饭叫尝新,旧时家家户户尝新日,买猪肉,杀鸭子,推磨做新米果,点蜡烛敬“米谷神”。

洗禾镰:秋收后旧时农家要备办酒席,请帮助收种的亲友吃饭,俗称“洗禾镰”。大多东家都煎糯米糍,酿好米酒。内良、河洞至今仍很兴打麻糍、包芭蕉米果分送亲友,意为全年农耕结束,家家分享丰收。

造纸:昔时小满时节,纸棚中槽户、包头要杀狗崽或其他畜禽祭山,初一、十五日“打牙祭”。在山里更不能犯禁,如一人犯禁大家就得停工,犯禁者被罚买鱼肉杀鹅请酒以消灾。纸棚工忌用纸揩屁股。砍竹子,要将竹蔸上的节放通,倒竹时面要往下不能向上。

狩猎:昔日猎者进门,不论冬夏都戴草帽,腰系刀鞘插腰刀。若获得猎物,打头铳者得双份,凡在场者均可得一份。出猎前十分讲究日子和走向,忌“破日”、“空亡日”。

打砂子:上山挖钨砂俗称打砂子或倒桶。昔时要选黄道吉日,在有砂子的附近搭棚。开工时,棚门前要插两根短竹筒,点燃香烛,在地上摆好三牲(鱼、猪、鸭),杀一只黑狗取血以祭祀天神,初一、十五日不上工,也要打牙祭。上工时,走到窿子门口要先抽烟辟邪才能进入,忌在采找矿时吹口哨,打啊嗬(大声呼喊)和吃夹生饭,以避凶趋吉。

订婚:俗称“下聘”或“下茶”。男女合八字后,由男方择定日期,用五色扛盒送三牲和饼蛋等聘礼到女家,是日女家要请亲戚前来吃下聘酒,并按亲疏分享聘礼。待结婚时,亲戚则加倍送女方陪嫁礼品。订婚后不能更改,遇红白大事可互相往来行家礼。

嫁娶:即结婚,俗称“过门”。事前男家须拣日卜吉期,写好大红书帖,备礼通知女家,称“担日子”,若女方无异议,婚期就算定了。“过门”之日,男方家要在前一天下“五牲礼”送到女家,女家亲友在成亲日上午备好礼品合齐到女家贺喜。中午,男家要出轿(旧时或马,现为小车)去接新娘随同嫁奁,新娘在伴娘簇拥下上轿(马或车)出嫁。接亲时由一个男子掮两根扎在一起的竹梢上系着大红布的翠竹,伴随着打鼓、吹喇叭、放爆竹,拥至男家,男方主婚人在门前迎亲,进门后举行婚礼,拜天地,入洞房,宴请宾客。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政务邮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