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打好“六大攻坚战”,落实“一年改变面貌、两年脱贫摘帽、三年工业翻番”重点任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合力攻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
综合
2017年南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3.74亿元,可比价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9.79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79.55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6年的14:49.6:36.4调整为2017年的11.4:51.4:37.2,二、三产比重分别提高了1.8和0.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9.58亿元,增长9.6%,占GDP比重为65.1%。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9.33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24亿元,增长2.2%,与上年全年持平。全年完成税收收入24.08亿元,增长15.7%,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2.1%。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8.79亿元,增长22.2%。其中,民生类支出累计达到42.73亿元,同比增长23%,占财政总支出的72.7%。
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9.02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农业实现产值13.65亿元,同比下降6.4%;林业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5.2%;牧业实现产值17.4亿元,同比下降11.8%;渔业实现产值5.35亿元,同比增长18.7%;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327.8%。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4万亩,比去年减少8.09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95万亩,比上年减少2.04万亩;蔬菜及瓜类播种面积14.97万亩,比上年减少1.93万亩;果园总面积11.12万亩,比上年减少12201亩。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21.06万吨,下降12.6%;油料作物总产量1.39万吨,下降23.3%;蔬菜及瓜类总产量22.45万吨,下降11.2%;水果总产量6.62万吨,增长13%;其中,脐橙1.82万吨,增长1.9%;甜柚3.66万吨,增长37.6%。
全年存栏生猪42.8万头,下降0.98%;出栏生猪75.8万头,下降0.92%;牛存栏5.1万头,增长1.52%;肉牛出栏2.2万头,增长1.26%;家禽出笼706万羽,增长0.41%;肉类总产量7.04万吨,增长0.92%;水产品产量2.33万吨,下降2.5%。
工业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9.37亿元,增长9.2%,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6.3%,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较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报审核通过203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1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3.26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长9.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60.75亿元,增长9.6%。实现利润总额23.7亿元,增长12.2%;税金总额6.65亿元,下降18.3%。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42亿元,增长6.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7.3万平方米,增长47.2%,房屋竣工面积36.58万平方米,上升4.87%。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实现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6.7亿元,增长14.6%,增速较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2.3个、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投资1.2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投资108.2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投资87.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6.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5%,比去年提高5.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实现62.62亿元,增长14.2%;非国有投资实现134.09亿元,增长14.8%,其中,民间投资实现106.85亿元,增长14.8%。
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25亿元,增长12.28%,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12.7%,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91.96万平方米,增长24.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9.57亿元,增长49.1%。
国内贸易
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8亿元,增长12.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32亿元,增长12.2%,其中,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15亿元,增长17.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6亿元,增长12%。分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完成12.53亿元,增长13.4%;商品零售完成57.02亿元,增长11.9%。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5.55亿元,增长14.6%。
对外贸易与民营经济
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3亿美元,增长43.4%,高于上年同期12.5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外贸出口2.1亿美元,增长27.1%。
全年全区新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7个,实际进资50.17亿元,增长11.4%;新批外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增长10%。
年末个体工商户51108户,增长16.5%;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21.5万人,增长6.6%;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138.13亿元,增长25%。私营企业11860户,增长45.3%;私营企业从业人员9.8万人,增长55.5%;私营企业注册资金335.22亿元,增长41.9%。
金融
2017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到461.09亿元,增长18.7%,其中,个人存款达320.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337.05亿元,增长20.9%,其中,个人贷款达220.22亿元,个人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达67.98亿元。分行业看:家具产业贷款达63.24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达3.85亿元,矿产品产业贷款达8.32亿元,电子、化工贷款达1.04亿元,新能源贷款达1.63亿元。
交通与邮电
全年公路客运量442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9273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759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93530万吨公里。
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710万元,增长25%;电信业务总量14471万元,增长22%;移动业务总量36290万元,增长0.8%。
全区年末电话到达户11.08万户,增长12.26%;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7.35万户,增长4.8%;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9.47万户,增长16.9%。
文化教育与卫生
全年拥有普通中学39所,在校学生62415人,专任教师3607人。其中,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3541人,专任教师248人;小学270所,在校学生80623人,专任教师4133人。
全年拥有医疗卫生机构814个,其中:医院14个,农村卫生院18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86人,同比增长4.5%;执业医师1341人,注册护士2383人。
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户籍年报显示,2017年末全区总户数24.03万户,总人口76.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41万人,乡村人口52.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55万人,占51.6%;女性人口为37.07万人,占48.4%。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4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65元,同比增长10.9%。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84万人,新农合参保69.8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12人,发放就业贷款14269万元,为城镇
低保对象3117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基金1457.1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32723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基金9659.9万元。
注:(1) 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 本公报与年鉴数不符时,以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