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关于印发《2022年南康区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2-05-11 15:17:00

康府办字202214

关于印发《2022年南康区优化营商环境对标

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南水开发办,区直、驻区各单位:

2022年南康区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326


2022年南康区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五次、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着力打造新时代“第一等”的营商环境,根据2022江西省、赣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方案,结合我实际,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先进经验做法,制定方案。

一、争一流站前列“第一等”的政治站位“排头兵”的奋进姿态,全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最高标准、最佳实践,充分发扬“跳起来摘桃子,下身抓落实”的奋斗精神,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重点领域,补足短板弱项,全力打造比肩大湾区无差别的营商环境。2022年率先在全省全市推出一批“放管服”改革创新举措,省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进入全市前列。

二、流程重塑再造。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压实部门责任,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实现办理事项全流程管理、全过程监督、全闭环落实。各职能部门要瞄准市场主体需求,聚焦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细化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以事项的简化优化促进服务的高效便捷。推进行政事项公开运行,及时主动公开部门权力清单及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在办证大厅、办事窗口等公众场合公开办事流程,主动接受公众监督,最大限度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

三、加强跟踪问效。加大监督力度,健全工作监督及快速反馈机制,强化内部岗位、职责、人员的监督、管理和约束,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建立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制度,构建长效监督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对各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重点区域、主要部门及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查和“回头看”,确保改革任务有效落实。加强执纪问责,对标提升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纪委监委日常监督重点内容,查处和通报一批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四、强化考核评价。高质量完成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强化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将对标提升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区级高质量发展和直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部门评先评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定期将对标提升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报委、政府主要领导不断提升各部门抓营商环境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定期报送进展。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强化政治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各牵头部门负责本专项行动工作的协调调度,将工作推进情况于每月20日前报优化营商环境办。各责任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对接,合力推进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联系人:李日兰   电话:6605599/15779710184

邮箱:nksfgw@163.com


附件1.开办企业及注销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行政审批

    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

  2.劳动力市场监管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人社局牵头)

  3.办理建筑许可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行政审批局牵头)

  4.政府采购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财政局牵头 )

  5.招标投标对标领域提升行动方案(区行政审批局、

   区发改委牵头)

  6.获得电力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供电公司牵头)

  7.获得用水用气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自来水公司、

   区住建局牵头)

  8.登记财产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自然资源分局牵头)

  9.获得信贷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金融服务中心牵头)

  10.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

   市场监管局牵头)

  11.跨境贸易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商务局牵头)

  12.纳税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税务局牵头)

  13.执行合同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法院牵头)

  14.办理破产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法院牵头)

  15.市场监管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市场监管局牵头)

  16.政务服务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区行政审批局牵头)


附件1

企业开办及注销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行政审批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开办企业流程

1.线上依托省市场监管部门“一网通办”平台,涉企信息一次采集、数据资料全程复用,将申请营业执照、发票申领、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刻制公章合并为一个环节,并提供银行开户预约服务,通过电子签名、领取电子营业执照的方式实现全程网上办。

2.取消名称预先核准,推行名称自主申报与设立登记合并办理,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

3.线下搭建企业开办“一窗式专区,通过梳理办理条件、申请要件、流程时限,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表格、一份规范化清单,并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

4.办件结果2小时内送达企业开办专区,一次性发放包含纸质营业执照、首套公章、Ukey等办件结果的“开办大礼包”。

(二)开办企业耗时

我区企业开办压缩至0.5天办结。其中营业执照、发票申领和税务UKey、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登记、银行开户预约服务均为即办,首套公章2小时内完成刻制,并送达指定地点。

差距:我区做法已对标广州、深圳县(市、区)企业开办时间需进一步压缩。

(三)开办企业费用

开办企业“零成本”。推出企业开办“零成本暖心套餐”,其中包括免费帮办、新开办企业首套公章免费(行政、财务、法人、发票4枚)、发放免费Ukey、申请材料及办件结果免费邮寄等服务。

(四)开办企业便利度

1.依托省级“一网通办”平台,开办企业所涉及环节均已实现全程电子化办理,包括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增补照在内的业务全流程网上可办。

2区政务服务大厅的政务服务区普遍配备了企业登记自助终端机、自主服务区,提供自助查询、自主申报、自助复印等服务,开办企业24小时“不打烊”。

差距:在推动档案查询“零跑腿”方面存在差距,目前企业查询档案仍需要通过线下窗口调取。

(五)企业注销

1.实现全程网办。依托省级“一网通办”平台,企业注销营业执照通过网站免费发布公告、网上申请、电子签名等方式实现全程电子化办理。

2.推行简易注销程序。对未开展经营活动或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等适用简易注销登记的企业,公告时间压缩至20个自然日,且免于提供清税证明。

3.压缩办理时限。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注销登记条件的企业,予以当场办结。

4.畅通办理渠道。为企业注销提供全程网上办、自助办、帮代办等服务,对于人民法院裁定强制清算或裁定宣告破产的企业,安排专人对接办理;对于通过全程电子化申请或无法现场领取注销证明的企业,提供办件结果免费邮寄服务。

二、国内标杆经验

(一)开办企业流程

开办企业全流程“一件事”办理。衢州将企业申请营业执照、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合并为一个环节,并提供银行开户预约服务;纸质营业执照、税控设备(含电子发票)、首套印章等所有办件结果1小时内送到指定地点,并整合至开办“大礼包”一次性发放,推动实现“一窗办理、一窗出件”。

(二)开办企业耗时

1天内办结。深圳申请人通过一窗通平台,填报开办信息后,市场监管部门在0.5天予以办结。后续事项并列办理,均在0.5天内同步办结。

(三)开办企业费用

“零成本”。衢州、深、舟山、无锡等大多标杆城市实行新办企业首套印章刻制政府买单,推广使用免费税务Ukey及电子发票,有的推行税控设备及首年技术服务费政府买单政策,推动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

(四)开办企业便利度

衢州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应用上线企业登记档案自助查询平台和“掌上办”功能,推动实现档案查询“零跑腿”。

深圳提高网上全流程办理比例,开办企业所涉及环节全程电子化办理。实现包括商事主体设立、变更、注销、增补照登记在内的52项商事登记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

(五)企业注销

拓展简易注销范围。江苏对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各类市场主体分支机构,适用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

注销登记无纸化。北京全面推行注销登记无纸化、不见面、全流程网上办理。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开办企业流程

目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再优化。

主要举措:积极争取对接省级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将办理营业执照、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UKey、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海关备案合并为一个环节。提供银行开户预约服务。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公安局、人社局、公积金中心、赣州海关、各银行金融机构

完成时间:202210月底前

(二)开办企业耗时

目标:我区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时间0.5个工作日办结。

主要举措:各环节并行办理不超过0.5个工作日,其中首套公章1小时内完成刻制,并送达指定地点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区公积金中心、区财政局

完成时间:202212底前

(三)开办企业费用

目标:扩大企业开办费用“零成本”范围。

主要举措:

1.深化新办企业首套印章刻制政府买单,推广使用免费税务Ukey及电子发票

2.积极向上争取省级自建系统免费提供带有防伪核验功能的企业电子档案网上查询、下载服务推动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财政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

(四)开办企业便利度

目标:持续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

主要举措:

1.推进办理渠道多元化、人性化、便利化。拓展开办企业“线上一网、线下一窗”办理方式,推行窗口、PC端、移动端、自助服务机、自助打照机等多渠道服务模式

2.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应用。在网上办事平台通过电子营业执照核验市场主体身份,扩展全程无纸化业务覆盖范围,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

3.深化一照通办改革。在开办食品餐饮企业出版物零售企业等行业试点探索“一照通办”改革,依托“一网通办”数字攻坚,逐步打通部门业务系统,初步建成“一网通办”服务体系,实现准入、准营“一次办好”

4.全面推行企业注册登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市通办”。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直各有关单位、银行金融机构

完成时间:202212底前

(五)企业注销

目标:持续深化简易注销改革,推行企业歇业制度

主要举措:

1.深化简易注销改革。将简易注销登记的适用范围拓展至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偿完结的各类市场主体(上市公司除外);积极向省级争取提供简易注销预先提示服务,便于纳税人在公告期内办结涉税事宜,提高简易注销办理效率

2.推行企业歇业制度。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暂停经营,向登记机关申请歇业,降低市场主体存续成本,提升恢复发展能力。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区直各有关单位

完成时间:202210月底前


附件2

劳动力市场监管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人社局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劳动力供给

1.2021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226人次,失业保险降低费率政策惠及600家企业463万元,稳岗返还补贴惠及162家企业61.97万元。

2.2021年,举办了24场招聘会,参会企业1738家次,提供了6.54万余个就业岗位;新增安排担保基金110万元,新增发放创业贷款17824万元,扶持个人创业84911704万元,扶持小微企业255920万元,扶持高校毕业生1021952万元。

差距:当前我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需求仍然较大,招工稳工仍然存在困难,员工跳槽离职现象普遍,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仍然有较大资金需求。

(二)用工风险防范

推动工伤认定“快办易办”。全面推进工伤认定受理事项进驻人社服务大厅,将工伤认定事项纳入江西省人社一体化信息系统经办,通过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实现“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目标。

差距: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校实习生、见习生以及部分不具有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人员无法参加工伤保险,职业伤害保障仍然缺失。

(三)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

2021年,依托泓泰家具市场6000多平米的人力资源市场,为求职者提供了各类岗位信息、进行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助力企业招工,帮助未就业人员实现就业。

差距:网络信息化时代,后疫情防控形势下,求职者依赖网络求职找工作,依赖于在家就近找工作就业方式。

(四)劳动争议调解

1.依法仲裁,积极维护劳动者权益2021年,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为65.19%,仲裁结案率为92.47%

2.专门设立“农民工绿色通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畅通农民工工资拖欠维权通道,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实现案件“快立快审快结”。

3.送法入企,加强源头化解治理。通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企业劳动争议预防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劳动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法务人员、调解员预防调解争议能力

4.扎实推动治欠保支工作。压实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工作责任,健全欠薪源头治理、长效治理强化劳资纠纷调处

差距:劳动纠纷调解机制有待完善,纠纷调解的成功率还需进一步提升。欠薪源头治理、长效治理机制有待完善劳资纠纷调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国内标杆经验

(一)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

北京建设网上就业超市,开设职业指导“微课堂”,打造京津冀公共就业服务招聘平台。赣州市着力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网上超市”,引进优质服务机构。

(二)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珠海等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创新创业提供场地支持、指导服务和政策帮扶等。赣州市国际企业中心创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三)完善就业失业监测

北京等地加强就业失业监测平台建设,完善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赣州市继续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持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四)简化办事流程

太原等地简化应届毕业生就业手续,加强部门业务协同和就业信息共享,进一步优化失业保险转移及失业保险金、补助金申领程序。赣州市在各高校开设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直接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搭建招工求职桥梁。

(五)完善公共就业服务

上海将灵活就业、共享用工岗位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健全余缺调剂机制、三方合作机制和区域劳务协作机制。杭州推动就业事项“全程通办”“一网通办”。赣州市着力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建设人力资源服务智能化服务平台,把灵活结业岗位信息纳入服务范围。

(六)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成都健全劳动纠纷分流、调解、速裁、快审、执行的“一站式”处置机制。杭州构建“监察、调解、仲裁”三位一体劳动纠纷化解平台,推进“无欠薪”行动专项治理。广州实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全程“网上办”。赣州市构建起劳资纠纷调处平台,按属地管理、行业主管原则分散化解劳资纠纷案件。

(七)优化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环境

绍兴围绕“万亩千亿”产业,高规格举办人力资源大会,开展人力资源对接洽谈、主题论坛等活动。赣州市着力人力资源服务需求供需对接会,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企业点对点开展服务。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主要举措:

(一)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1.全力提升校政企就业服务深度。对接高校开展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对接挂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用工帮扶,力争通过企事业单位安置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300个以上。

责任单位: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2.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完成省级家具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使用,开展家具人才培训全面推广使用职业技能培训电子券,加强新职业新业态技能培训,对符合规定的给予培训补贴。力争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000人次以上,其中政府补贴性培训4000人次以上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家居产业服务中心、区商务局、区工信局、区乡村振兴局、区农业农村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3.扎实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支持创办小微企业,力争2022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以上,扶持创业800人,带动就业5200人以上,提高创业成功率,以创业带动就业。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4.着力解决企业招工用工难题。全年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线上线下招聘”等系列免费活动15场以上,争取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二)构建更加扎实的工伤保障网

主要举措:

1.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推进补充工伤保险工作,着力解决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校实习生、见习生等特定人员工伤保障缺失问题,进一步减轻和均衡用人单位经济负担,更好地维护职工工伤权益。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2.通过送政策、送法律、送案例,指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按任务安排主动服务企业不少于100家,年内面向企业用人单位开展不少于1期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指导用人单位加强人文关怀、规范用工管理行为,引导职工依法理性维权,化解矛盾纠纷。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三)大力打造更加成熟的人力资源市场

主要举措:

1.聚力优化就业服务模式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依托九方人才网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形成线下多站点服务、线上24小时“不打烊”招工求职新局面。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2.挖掘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潜力。充分发挥泓泰家具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效用,吸纳更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企业精准对接,挂点服务用工企业,丰富招工方式,帮助企业招工用工。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四)建立阳光、高效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

主要举措:

1.推广运用“智慧仲裁”信息系统,实现网上申请仲裁、网上受理立案、网上文书流转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

责任单位: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2.实施“阳光仲裁”,常态化开展“仲裁开放日”。

责任单位: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3.将庭审观摩、案卷质量调研活动与星级仲裁院创建活动相结合,提升仲裁院硬件、软件建设水平。

责任单位: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4.依托省网签电子劳动合同平台,免费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服务,降低企业用工管理成本,提高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效率。

责任单位: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5.建立“仲裁工会律所”调解服务工作机制,加强与人民法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

责任单位: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6.提高欠薪劳资纠纷调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劳资纠纷调解平台分类调处、部门协作优势,压实相关单位劳资纠纷信访调处工作主体责任,对交办的欠薪案件在7日内快速妥善化解,对一时难于化解的实行领导包案,强化跟踪督办,做到欠薪案件及时动态清零。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根治欠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7.对企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积极引导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健康良好的营商环境。

责任单位: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附件3

办理建筑许可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行政审批局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办理建筑许可流程

办理建筑许可涉及单位已大部分进驻市民服务中心,从原来的多头跑到现在的进一扇门,基本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集中办理。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通过流程优化、时间压缩、事项精简、系统提升,申请人只需在审批专区即可办理完成所有报建手续,无需“多头跑单位”

差距: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正在起步,各阶段审批事项未全部进入审批专区

(二)办理建筑许可耗时

目前区行政审批局正在按照“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的要求,对可应用电子证照数据查证的材料、重复提交的材料、不合理的证明材料一律精简,实行一套材料“一站式通关”。

差距:还有一些部门未进驻“一站式集成”审批专区,导致部分审批事项存在体外循环现象。

(三)办理建筑许可费用

我区建设单位办理建筑许可证不收取任何费用

)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

我区积极推行施工图审查改革,对低风险工程实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建设单位通过签订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保证承诺书,提前办理施工许可证,缩短了施工许可审批时限,大幅提升办事便利度。针对低风险项目实行豁免审批改革,公布了南康区“豁免事项”清单,采取直接豁免或告知承诺制、备案等方式提升审批服务效率。

差距:目前低风险工程适用范围较窄,能享受政策的项目不多。

、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办理建筑许可流程

目标:全面落实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从37个减为35个,精简审批材料30%,实现事项清单精细化、清晰化,实现“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落地并实际运用。

主要举措:

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落地。再造审批流程,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由四个阶段优化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只提交一套材料、填报一表。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等工改成员单位

完成时间202212底前

(二)办理建筑许可耗时

目标:将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中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限由1107676个工作日压缩至754530个工作日。

主要举措: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督促相关部门审批进驻“一站式集成”审批专区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区人社局等工改成员单位

完成时间202212底前

)办理建筑许可费用

目标:持续深化豁免审批改革,进一步规范房屋建设和市政工程收费。

主要举措:深化低风险事项豁免审批改革,对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含5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小游园、人行道、广场项目,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事项的,实行豁免审批,无需收取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城管局

完成时间202212底前

)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

目标:扩大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让更多项目享受改革红利。

主要举措:

1.进一步优化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落实部分低风险项目豁免施工许可审批。对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含5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小游园、人行道、广场项目,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事项的,实行豁免审批,通过规划、城管部门审查即可。对纳入全市5G专项规划的5G基站设施建设项目,涉及建设工程施工许可事项的,实行豁免审批。

2.全面推进落实“施工图审查”改革

1施工图审查不再作为前置条件。明确工程项目审批部门不再将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作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申报要件(特殊建设工程项目除外)。

2实行施工图分类审查制度。针对不同风险项目采取不同办法。低风险工程取消图审,一般工程自主选择图审,特殊建设工程必须图审。建设单位选择不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图审的,凭质量保证承诺书即可快速申请办理施工许可事项,施工图设计文件由住建部门组织事后核查。

3施工图事后核查由政府买单。为切实降低营商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对低风险工程和一般工程建设单位选择不图审的,由住建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核查。视情况逐步降低施工图文件核查比例至70%

责任单位:住建局、行政审批局、区发改委、生态环境局、水利局等工改成员单位

完成时间20226底前


附件4

政府采购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财政局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电子采购平台

1.全省政府采购活动依托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实现所有政府采购项目从采购意向公开、编制采购计划、信息发布、投标报名、专家抽取、中标公示、合同备案、履约验收等环节实现电子化。

2.大力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建设,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全面上线。

3.依托赣州市串通投标预警平台加强监管,推动实现监督手段电子化。

4.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全面实施“不见面开标”。

5.采购意向公开试点已完成,采购意向公开工作全区全面推行。

差距:全省政府采购系统未与预算一体化平台衔接,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二)采购流程

1.已建立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绿色通道”,优化采购流程,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

2.全面开展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3.加强日常监管,推动供应商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4.完善保证金管理制度。

(三)采购结果确定和合同签订

1.对标广州做法,我区执行《赣州市财政局关于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公开备案和履约支付等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合同签订等工作。

2.积极落实国家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2021年全区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占全区政府采购合同金额99.68%

3.加强疫情期间政府采购管理,政府采购项目备案、投诉举报等办理。

4.拓展投诉渠道。

5.按照财政部规定,我区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间普遍为30天。

差距: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间比广州长10天,有待进一步缩短。

(四)合同管理

1.对标广州做法,我区执行《赣州市财政局关于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公开备案和履约支付等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优化流程,规范了采购合同管理等方面工作。

2.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按规定对违规拒签合同等情形进行处理处罚。

(五)支付与交付

1.对标广州做法,我区执行《赣州市财政局关于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公开备案和履约支付等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优化流程,规范了资金支付等方面工作。

2.加强指导和监管,推动采购单位加强履约和及时支付资金。

二、国内标杆经验

(一)构建政府采购新格局(西安)

1.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突破口,推进“不见面开标”,推动信息化建设。

2.通过让参与企业免费获取标书,免收保证金或降低缴纳比例等方式降低政府采购门槛。

3.出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助力企业平稳纾困。

(二)完善政府采购在线监管功能(西安、青岛等地)

1.电子卖场交易系统通过大数据对商品进行价格监测,遏制价格畸高、产品特供等不良现象。

2.交易系统、监管系统与信用平台实现对接,具备信用监管功能,实现部门联合惩戒。

3.对政府采购事项实行“预算编制—计划编报—委托交易—合同订立—履约验收—资金支付”全周期闭环式智慧在线监管。

4.发布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制度,维护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秩序。

(三)促进采购队伍专业化(西安)

建立采购人、代理机构、评审专家长效培训机制,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电子采购平台

目标:搭建“预算-采购-执行”构架,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提升信息化水平。

主要举措:

1.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建设的要求,推动实现政府采购交易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数据衔接、互联互通。

2.持续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建设,切实解决小额零星采购时间长、采购流程复杂、采购效率不高等问题。

3.全面推行采购意向公开工作,增强采购公开透明度。

4.持续推进政府采购领域“不见面开标”,推进异地远程评标。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二)采购流程

目标:优化采购流程,精简工作程序,规范保证金管理,推动依法依规采购工作组织实施。

主要举措:

1.继续落实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绿色通道”政策措施,提高采购效率。

2.规范履约保证金管理,降低履约保证金缴纳比例,免收投标(响应)保证金,退还已收取的投标(响应)保证金。

3.通过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等方式,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确保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三)采购结果确定和合同签订

目标:规范采购结果确认和合同签订工作,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度,将合同签订时间压缩至20天内。

主要举措:

1.通过预留份额、价格折让等方式,推动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措施落实落细。

2.加强日常监管,保障供应商对采购结果的知情权。

3.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做法,规范合同签订工作,压缩合同签订时间。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四)合同管理

目标:加强合同管理,细化采购活动执行要求,实现政府采购工作依法依规组织实施。

主要举措:

1.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依托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开发合同备案预警功能模块,进一步规范合同备案公开工作。

2.加强调研,推动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工作,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3.通过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对违规拒签合同等情形监管。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五)支付与交付

目标:落实国家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规范交付和支付管理,优化流程,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主要举措:

1.对标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优化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方面流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通过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方式,加强指导和监督,推动采购单位依法依规完成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工作。

3.建立完善机制,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完成时间:202210月底前


附件5

招标投标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行政审批局、区发改委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行政审批核准备案和办事程序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赣市字〔201763号)的要求,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事项核准”由发改委划转至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局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对项目建设单位拟定的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等内容提出核准或者不核准的意见。同时,各行业招标核准备案和办事程序均有相关管理规定。

差距:

1.采用告知承诺函不够广泛,未明确以事中事后监管代替前置审批或审核环节。    

(二)招标投标流程

已梳理各行业招标投标流程及办事指南,并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

差距:

部分项目未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重要国计民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

(三)公开透明度

落实《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对市场主体招投标行为和信用状况依法动态公开。

差距:

1.部分项目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未及时公开。

2.招投标交易全过程信息依法公开还存在差距。

(四)异议投诉和行政监督

1.落实《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对市场主体招投标行为和信用状况依法动态公开。

2.在公共资源交易网站及相关行政监督部门网站设立投诉举报专栏,公布线索征集邮箱和各行政监督部门联系方式。

3.实现交易平台在线受理异议或投诉并在线反馈功能。

4.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对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资格审查和招投标情况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并在行政监督部门网站公开检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差距:

1.在强化信用监管,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上还存在差距。

2.投诉处理信息更新不及时,部分处罚信息未及时公开。    

(五)交易全流程电子化

1.运用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共享全省统一的招投标交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督平台,实现招投标交易数据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跨业务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融合利用。

2.实现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事项“一网通办”,2021年,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电子化率达94.7%

差距:

制作招标文件、上传投标文件、电子化开评标占比未达到100%

(六)交易成本负担

1.实现招标文件在线免费下载,投标文件在线免费上传,全面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投标报名、招标文件审查、原件核对等事项。

2.2018年起,实现投标保证金网上代收代退,202012执行《关于规范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保证金制度及推行电子保函的通知》,20217执行《关于全市不见面开标项目缴纳投标保证金推行电子投标保函的通知》。

3.建成运行“不见面开标”系统推进远程异地评标。

差距:

1.未出台鼓励支持招标人优先选择具备优良信用从业企业、对信用良好投标人或者中标人减免投标保证金、减少履约保证金或者质量保证金等方面的政策。

2.未全面推广“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应用不够广泛。

(七)法规制度环境

依据省有关要求,进行招投标制度规则类文件清理整治,对违规设置不合理的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限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要求投标人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等情况进行整治。

差距:在制度执行贯彻落实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国内标杆经验

推行全过程公开,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及时公开交易规则和服务标准,并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及交易项目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等进展情况进行全过程、分节点自动实时公开。强化标后履约监管,建立投诉信息管理平台,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将履约情况纳入信用管理,实行信用跟踪和失信惩戒。完善投诉举报受理和处理机制,实施投诉管理首问负责制。推进交易信息互联共享,与省级及其他地市交易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全省范围内在各交易中心注册的投标企业基本信息、交易成绩、交易诚信等情况在线共享。推行见证服务。实时记录进场招标投标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由交易中心函告相关部门并推动解决有关问题,维护正常交易秩序。(贵阳)

推动联动监管,建立公共资源联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信息通报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违法违规案件移送与协查机制、联合执法与联合检查机制等联动监管机制。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与公安机关建立违法案件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流转机制明确的监管链条,发挥协同监管合力。(黄石)

推动电子化向标前标后延伸。依托电子交易、服务和监督三大平台以及大数据交易分析系统,在房屋建筑、市政交通、园林绿化、水利工程等领域全面推广电子招标投标,推动实现项目登记、公告发布、招标文件下载、答疑澄清、招标文件提交、开标、评标、中标公告、合同签订、文件归档等环节全流程电子化,推行“招标不见面、投标不进厅、评标无纸化”。(济南)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向社会公开交易流程、交易规则、招标文件、评标结果公示及中标结果公告,保障招标投标市场主体权益。公开专家评分细项,倒逼投标人提升投标文件编制质量。在中标结果公告中公示评标专家姓名,督促评标委员会依法公正履职。(昆明)

制定招标投标领域企业信用评价指导性标准和规范,对各类主体的不良行为进行目录管理,综合评价投标人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情况,并将信用分作为评审项目纳入评标办法。(南京)

加强交易大数据分析应用。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角度交易行为分析体系,探索“数据治理”新路子。建立画像中心、主体分析、评分解码、数字见证等多维度管理机制,探索“靶向监管”新模式。建立交易参与度、交易竞争度、市场集中度、市场开放度等指标,探索打造“数助决策”名片。(南京)

推行招标投标全类型全流程电子化。打造电子交易全覆盖、交易过程全公开、交易环节全留痕、信息共享全方位、智能监管全过程的“五全”招标投标系统,推动系统实现招标公告网上发布,招标文件免费在线下载查阅,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在线澄清修改,在线异议、投诉及处理,在线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网上发布项目中标候选人、中标结果,中标通知书在线发放等功能。(深圳)

畅通异议投诉渠道。在交易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实现网上异议和投诉处理功能,投标人在线提出异议或投诉,招标人及时在线进行答疑和异议处理,行政监督部门进行全流程电子化监管。公开异议投诉处理决定,切实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招标投标活动透明度。(深圳)

改革招标保证金收退方式。启用投标保证金网上缴纳系统,通过与保证金账户开户银行签订保密协议和开设保证金缴纳虚拟账户等方式,屏蔽保证金银行账户收款信息,保障开标前投标人信息不外泄和保证金缴纳信息保密。(青岛)

开发电子保函系统,提升保函开具效率。建设保证金自动缴退系统,自动计算投标保证金本金及利息,投标代理机构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时系统自动退还给未进入中标候选人的投标企业,发布中标公告时系统自动退还除中标人外的其他投标企业,退款当日投标保证金本金及利息同步到账。(青岛)

推广电子保函。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搭建交易保证金电子保函系统,交易平台通过接口对接可承接保函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由企业自主选择,全程在线办理,办结后自动推送至交易平台,企业无须在金融机构和交易中心间往返奔波。推行无资金冻结、无实物抵押的纯信用电子保函,企业提出申请后,金融机构对项目信息和企业信用进行系统自动核验。(大连)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总体目标:进一步营造公平有序的招投标市场环境,力争营商环境招投标专项指标2022达到第一方阵水平

(一)行政审批核准备案和办事程序

主要举措:

推行告知承诺制,实行容缺办理,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效率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区人社局、区行政审批局

完成时间:20224月底前

(二)招标投标流程

主要举措:

不断优化见证、场所、信息、专家抽取和交易流程等服务,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重要国计民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

责任单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三)公开透明度

主要举措:

1.强化招投标领域信用信息公开,各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将生效行政处罚信息,在规定时限内报送到信用信息体系主管部门,及时录入系统并主动公开。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2.对工程招标投标实行全过程信息公开,除依法需要保密或者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外,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评标结果、中标结果。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四)异议投诉和行政监督

主要举措:

1.强化信用监管,将查询信用信息列入招投标各环节操作流程,建立“黑名单”制度,完善招投标交易信用信息公开机制,根据信用评价登记情况实施激励和惩戒等差异化管理措施。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人社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2.强化协同监管。健全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执法协作机制。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人社局监委、公安局

完成时间20228月底前

3.建立投诉举报线索移交和反馈机制,依法及时对投诉进行受理、调查和处理,全面实现投诉举报线索在线受理和在线回复,在网上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严厉打击围标、串标、挂靠恶意投诉等干扰招标投标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人社局公安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4.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各行政监督部门建立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五)交易全流程电子化

主要举措:

全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由行业监督部门督促业主对招标项目实行电子化招标,力争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电子化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六)交易成本负担

主要举措:

1.在招投标领域出台鼓励支持招标人优先选择具备优良信用从业企业、对信用良好投标人或者中标人减免投标保证金、减少履约保证金或者质量保证金等方面的政策。

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202212月底前

2.持续推进“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力争“不见面开标”占85%,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完成时202212月底前

(七)法规制度环境

主要举措:

1.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各行政监督部门建立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活动。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202212月底前

2.持续开展清理招投标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隐性门槛、壁垒及设置非必要条件排斥潜在竞争者行为。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202212月底前

3.强化招投标日常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通报查处结果。

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202212月底前


附件6

获得电力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供电公司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获得电力流程

1.办电环节

1)低压小微企业办电环节压减2业务受理、装表接电

2)大中型企业办电环节压减为3业务受理、供电方案答复、竣工接电

2.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与国家政策一致,低压用户在业务受理环节仅需提供用电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用电地址物权证件,高压用户需同时提供用电工程项目批准文件。推行“一证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

(二)获得电力耗时

1.办电时间

1)低压小微企业,对不涉及电力外线工程施工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接电,现场具备直接装表的,采用极速报装模式,2个工作日内完成(今日申请,明日接电);对涉及电力外线工程的,由供电公司投资和建设电力外线工程,7个工作日内完成接电。

2)大中型企业,供电企业办理用电报装业务各环节合计时间高压单电源15个工作日,双电源26个工作日以内。

2.工程项目审批效率

小微企业电力外线工程行政零审批,对大中型企业200米以内的接入工程,承诺后免除行政审批。需审批的,审批时间从涉电企业提交申请资料到核准批复,5个工作日内完成。

差距:虽优于国家政策,低压相比广州无差距,但高压环节广州为12天以内(我市最短为15个工作日以内)

(三)获得电力费用

1.接入容量标准

城(郊)区、农村地区100千瓦及以下、工业园区或城市工商业聚集区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客户,一律采取低压方式接入电网。2021年累计为3.99万居民客户节约投资970.57万元,为5.20万非居民客户(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客户)节约投资6237.12万元。

2.降低办电成本

在全省率先推出高压客户产权分界处分界开关、高压计量、配电自动化等设备由供电公司投资。2021年,累计为客户节约投资合计6945.51万元。

差距:虽在全省已达到最优水平,但受限于地方经济、电网网架结构等影响,相对广州、深圳地区低压接入容量上限还有一定差距,广州已提升至200千瓦。

(四)供电可靠性和电费透明度指数

1.供电可靠性方面

统筹推行各类主配网建设改造、生产检修、用户接入、市政迁改等多业务综合作业,利用负荷转供、电源临时过渡、带电作业、发电车接带负荷等组合方式开展计划工作,严控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最大限度做到计划工作不停电、少停电。2021年平均停电时间同比压缩了40%以上,当前全年户均停电时间为2.1小时,排名位列全省第三。

2.信息透明度方面

通过网站、移动客户端、营业场所等渠道实现电报装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办理环节、申请资料等服务标准、收费项目目录清单、本地区配电网接入能力、容量受限情况、12398能源监管热线和95598等供电服务热线向社会公开。

差距:虽在全省已达到第一方阵,但与广州发达地区配网供电可靠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广州配网可转供电率达到99%,城市、全口径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分别为0.5个、1个小时以内。

(五)电力价格

我省电价全省统一标准,20211015日之前未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我省大工业用电价格在全国各省份从高到低排名约第11位,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在全国各省份从高到低排名约第17位。与周边省相比,我省大工业电价处居中水平,大工业用电基本电价,为每月每千伏安26;电度电价,为每千瓦时0.6193(10千伏供电,下同),综合起来约为每千瓦时0.706元。比浙江省、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湖南省低,比安徽省、湖北省、福建省高。与周边省相比,我省一般工商业电价(1千伏以下)为0.6311/度,与周边省比较,比湖南省、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浙江省、湖北省低,比福建省、安徽省高。20211015日之后,全国工商业电价进入市场,由市场形成价格。

)获得电力便利度

1.通过推广“网上国网”、“办电e助手”等线上办电渠道,打造“线上申请、在线审批、实时互动、过程留痕”的“阳光业扩”服务品牌,2021年网上办电率达到95%,全省前三。

2.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重大项目信息、政务信息平台、不动产联合过户未实现互联互通。供电企业无法在线获取和验证营业执照等信息,刷脸办电功能仍未实现。省南昌、九江已部分实现。

差距:在政企信息共享方面与省内以及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广州实现用地规划、工程审批和产权登记等涉及“获得电力”的业务、政务数据共享。推进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公众号等渠道办电业务应用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功能,可以通过互联网办理业务的比例达99%

二、国内标杆经验

(一)获得电力流程

广州将高压办电环节压减为受理申请、答复签约、竣工阶段3个环节,低压办电压减为申请签约、施工办电2个环节。

杭州应用办电“勘察设计一体化”平台,在现场勘察过程中“一键式”智慧生成配套设计图纸和物料清单,同步完成施工计划,停电计划报送和工程物料申领。

重庆创新竣工检验“云服务”,针对大中型企业,推出“受电工程竣工验收可视化”服务模式,在线初审竣工照片,缩短竣工查验关键环节时间。

(二)获得电力耗时

上海推行告知承诺制改革,要求规划、交通、路政等审批部门收到供电企业告知承诺书和相关申请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做出行政许可决定。

(三)获得电力费用

常州等地通过加强费用监管,查处转供电加价行为,规范供电项目收费。

(四)供电可靠性和电费透明度指数

厦门推动电力抢修主动化、智能化,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提高用户用电可靠性。

(五)获得电力便利度

1.广州、杭州、重庆等地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电,实现“业务线上申请,信息线上流转,进度线上查询,服务线上评价”。

2.常州等地推动线下服务智能化建设,建设智慧营业厅,将传统柜台办理模式转变为“场景体验、自助式办理”。

3.杭州、厦门等地通过建设电子证照共享交互平台,实现“零证办电”。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获得电力流程

目标:提高办电效率

主要举措:

全面推广线上办电服务,实现电网资源公开及查勘现场“一键生成供电方案”。全面应用“办电e助手”等线上系统,简化验收流程,实现“可视化预验收”,缩短验收送电时间。

责任单位:供电公司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二)获得电力耗时

目标:压减办电时长。高压客户全过程办电时间不超过12个工作日,低压客户不超过6个工作日。

主要举措:进一步压减供电方案答复时长,推行典型供电方案模板,通过政府(工改系统、赣服通APP和综合自助服务机等)或供电公司(网上国网APP营业厅)线上线下道向供电公司提交申请,实行营业窗口“一站式服务”,开展“互联网”线上办理、“一证办电”和预约上门服务、同时签订电子或纸质合同。

责任单位:供电公司、行政审批局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三)获得电力费用

目标:提高低压接入容量标准

主要举措:进一步扩大低压小微企业“四零”服务范围,将章贡区中心城区低压接入容量上限提升至200千瓦,其他区域低压接入容量上限提升至160千瓦。

责任单位:供电公司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四)供电可靠性和电费透明度指数

目标12022年城乡一体化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压缩10%以上

主要举措:

1.深化“乡村电气化工程”和“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工程”建设,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探索建立智能运维体系,通过建设输电通道可视化与智能检测、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房等打造立体智能巡检体系,降低电网安全风险。围绕网架基础薄弱的重点区域、重点线路开展整治改造工作,推广不停电作业等新技术,提升电网实际转供电能力,加强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管理,实现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2小时。

2.选取“零停电”示范区建设,抓实月度计划停电管控、检修方案审,利用负荷转供、电源临时过渡、带电作业、中压电车等组合方式开展计划工作,减少停电范围及时长,积累运行经验,扩大应用面。实现示范区内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责任单位:供电公司

目标2拓展“互联网营销服务”,2022年线上办电率达到90%

主要举措:将供电服务与用户用能场景充分结合,为低压用户推送电能能效账单,为高压用户提供“企业能效服务e助手”功能,提供能效评价和用能优化建议;搭建“电力看经济”平台,运用电力数据透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政府宏观决策。

责任单位:供电公司

完成时间:202210月底前

(五)电力价格

目标: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主要举措:继续实施工业企业电价补贴政策、大数据中心企业电价补贴政策。

责任单位:工信局、供电公司发改委

完成时间:202212底前

)获得电力便利度

目标:推动政企信息共享

主要举措:推动市级供电企业信息系统与政务服务、不动产联合过户、“赣服通”等平台贯通,实现自动获取电子证照、外线审批、企业更名、房产过户等办电信息,减少客户提交资料种类;推动电力信息系统对接投资在线项目审批监管平台、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等项目管理平台,在项目前期获取新增用电需求信息,提前开展电网规划和项目储备。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供电公司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发改委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附件7

获得用水用气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自来水公司、区住建局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获得用水流程

1.获得用水报装流程方面

1)将用水报装压缩至3个环节,即申报受理、勘察设计、验收通水3个环节。

2)在南康区自来水有限公司网站上实行“网上报装”;在区行政审批局实行工程建设项目“一表申请”用水报装业务,相关信息将推送至供水企业。                                

3)精简申请材料,推行“容缺受理”制度。按照能减则减原则,统一、规范报装所需申请材料,无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或资料一律不得要求企业提交。积极探索推行容缺受理制度,不影响项目合法性、安全性、技术可靠性的材料,允许申请企业在规定期限内补齐

2.获得用报装流程方面

1优化服务流程。将企业用气办理业务优化为用气申请和验收通气两个环节。

差距:政企信息共享有待加强,用水报装未实现与区“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系统)联通、资料数据共享。

(二)获得用水用气耗时

1.进一步压缩用水报装时间至4个工作日,其中申请受理0.5个工作日,勘察设计预计3个工作日,验收通水0.5个工作日(不含商业谈判、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和工程施工等时长)。

2.压缩用气报建时间。企业用户提供项目审核平面图(政府规划部门出具)、项目总平图、用气设备参数,不区分内、外线工程,办理时限3个工作日(备注:优化前,无外线工程3个工作日完成现场勘查、确定供气方案,完成供气方案设计,有外线工程5个工作日

(三)获得用水用气费用

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要求规范收费,202131日起,不向用户收取计量装置费。燃气企业全额承担红线外工程建设费用。

(四)获得用水用气价格

1.南康区居民生活用水为1.3/吨;营业用水价格为1.9/吨:工业用水为1.4/吨;特种用水价格为5/吨(含污水处理费)。

2.我区居民用户按照每月用气量,分三档,单价为3.2/立方米至4.16/立方米;工商业用户管输气价为3.02/立方米。工商业用户气价全省最低。

二、国内标杆经验

(一)获得用水用气流程

1.成都将供水报装压缩至“受理及查勘”“验收及通水”2个环节,对无须建设专用外线管道的工程,在4个工作日内通水;对需要建设专用外线管道的工程,在9个工作日内通水。

2.烟台推行统一办理,供水企业成立专办部门,统一办理现场踏勘、设计、施工等事项。

3.银川、济南、许昌等地推动服务前置,工程审批阶段提前推介信息,公用事业单位提前规划建设配套市政管道。土地出让阶段前移服务关口,提前布局周边设施。

    (二)获得用水用气耗时(无锡)

针对用水报装,在管线长度150米以内的情况下,对无外线工程的项目,办结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对有外线工程但无须审批的项目,办结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对有外线工程且需审批的项目,办结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含行政审批时间10个工作日)。

(三)获得用水用气费用

成都提升城镇供水管网覆盖率,缩短用户建筑红线与供水市政管网接入点距离,降低企业接入成本。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获得用水用气流程

目标:

委托江西金财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水务管理平台“南康指尖水务,一指通办”。实现市“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系统)与企业用水用气报装互联互通、资料数据共享。

主要举措:

1.委托江西金财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水务管理平台“南康指尖水务,一指通办”。推动用水报装系统与市“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建立政务数据和电子证照共享机制,通过政务服务系统负责供水报装事项的申报。涉及行政审批的,在1个工作日内实行并联审批。专人跟办对接申报勘察设计安装确保企业用户按时限完成用水安装。

2.供水企业为企业用户提供专人跟办服务,对接申报勘察设计安装,确保企业用户按时限完成用水安装。

3.督促燃气企业继续落实好用气报装流程,按要求对外公示。

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区供电公司、区住建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二)获得用水用气耗时

目标:

1.在全区范围推行具备直接通水条件的企业用水报装在4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行政审批、商业谈判和工程施工时间)。

2.企业用气报装实现区范围内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行政审批、商业谈判和工程施工时间

主要举措:

1.对标省内先进,压缩报装时限,切实减少获得用水报装环节,落实用水报装申报0.5个工作日,勘察设计3个工作日,验收通水0.5个工作日。                                                   

2.将用水报装涉及的行政审批平均耗时分别压缩至1个工作日和审批与勘察设计同步进行。

责任单位:区自来水公司、区住建局、区行政审批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三)获得用水费用

目标:严格落实五部委关于清理供水供电供气等行业收费文件精神。供水企业应将投资界面延伸至建筑区划红线,红线外接入工程费用不向用户收取。同时取消供水供气环节不合理收费。

主要举措:

提升城镇供水供气管网覆盖率,降低企业接入成本。由用户自主选择供水供气工程施工主体单位。按五部委文件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市政有外线供水工程实施“零费用”接入。用气企业提供24小时业务咨询、故障报修、紧急事故抢险、投诉等综合服务;继续推进投诉处理全程管控,接到投诉后3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答复;定期对重点用气企业开展满意度调查,精准了解在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每年为工商客户提供一次免费安检。

责任单位:区自来水公司、区住建局、供水企业、区燃气企业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四)获得用水用气价格

目标:严格按照收费依据文件收费,严禁通过改变计价方式、增设环节、强制服务等方式提高或变相提高价格。

主要举措:督促供水企业、燃气企业规范用水、用气收费,对违规收费企业进行通报。

责任单位:区自来水公司、区住建局、供水企业、区燃气企业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附件8

登记财产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自然资源分局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登记财产耗时

202111日起已实现一般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实现率为100%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办结率为100%未提交经公证的材料或者生效法律文书的继承登记除外,办结时限不包括公告期;集体土地所有权注销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涉及姓名、名称、坐落、门牌、共有性质等发生变化的变更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注销查封登记已实现即时办结。

差距:对标大湾区做法,未作出登记业务60分钟内办结的承诺。

(二)登记财产流程

1.对不能自行前往或委托他人领取不动产权证的群众,实现了EMS免费邮寄服务。

2.联合税务、住建部门印发“交房即交证”工作方案,在本区常态化开展“交房即交证”,并开启了返迁安置房小区“交房即交证”新模式。

3.在不动产登记大厅已设立“党员先锋岗”、“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办不成事”专窗

4.全面实施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告知承诺制,全年减免市中心城区小微企业登记费54.8万元。

5.组建“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税费缴纳”的综合受理窗口,变“多窗受理”为“一窗受理”,企业和群众凭一套材料、进一个窗口就可以“一次性”办理房屋交易、税费缴纳及不动产登记。

差距:

1.只完成1项登记业务的组合登记。

2.仍实行单一窗口模式开展工作,各科室及人员受理、审批单一业务,尚未实现“综合受理、全员审批”。

3.完成商品房转移和预转现房抵押登记1个事项的组合办理。

(三)土地管理质量指数

1.建成地理信息系统(一张图管理系统),实现土地使用权信息和地图的相互关联。

2.建设了全市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实现权利人可线上查询本人名下不动产登记信息、线上下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登记信息结果,其他人可以根据不动产坐落查阅用途、面积、限制信息等登记资料。

3.成立权属调处服务科,建立了不动产争议调处解决机制,并开展林地经营权登记。

4.设立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专区(查询、打印查询结果等)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自助服务专区。

5.已实现在微信公众号线上公开免费查询地籍图。

6.已建立测绘投诉机制和不动产登记投诉机制,制定了《赣州市中心城区不动产权籍调查管理暂行规定》。

7.购买不动产登记职业责任保险,建立错误登记赔偿机制。

差距:

1.未实现二维码取代证书附图。

2.未与法院同步公布土地争议数据。

3.未实现“一码关联”,深化不动产单元代码应用,暂未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权籍数据库

4.暂未建设“赣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自然资源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系统”。

)登记财产便利度

1.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方面

1)与住建、税务、法院及自然资源内部实现了“点对点”专线共享信息,与区自来水公司、区供电公司、区深燃公司、区网络公司采用人工拷贝方式共享信息。通过省自然资源厅获取国家层面共享信息接口,实现了与公安、民政、市场监管、银保监、编办、法院的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简化了办理流程,践行了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承诺。

2)实现水电气过户“一链办理”。申请人在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时只需填写《南康区居民不动产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业务申请表》,一窗办工作人员会将相关资料共享至相关“水电气”窗口,在办理房屋转移登记的同时一起办理“水电气”转移登记,大大节约了申请人的办理时间。

3)已实现“现金、银行转账、POS机、微信、支付宝”多种缴费渠道缴纳登记费。

差距:

对标大湾区做法,住建部门正在建设交易合同线上网签系统,不动产转移登记仍需线下面签。

2.不动产登记纳税”方面

1202011日起建设不动产、税务、住建(房管)一体化平台,推动三部门间业务数据共享,实现了以不动产登记为主导的不动产交易“只进一窗口,只收一套(次)材料,并行审核”,所有材料和审核结果经通过系统内部推送获取。

2)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与税务系统对接,于202112月实现全市增量房转移业务线上缴税。

差距:对标大湾区做法,未实现“三价合一”政策,仅实现赣州全市增量房转移业务线上缴税。

3.“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方面

通过窗口物理整合,实现全市二手房交易水电气网过户“一链办”,企业、群众在申请存量房不动产转移登记时,可“一站式”“一次性”申请办理水电气网过户业务。统一了全市“二手房交易水电气网过户”办事指南、收件表单、收件资料、办理流程。

差距:对标大湾区做法,水电气网过户只完成线下“一链办”,尚未实现线上“一链办”。

4.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方面

202111日起,区不动产登记机构先后与南康区建设银行等全部18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依托互联网,将不动产登记系统端口延伸至银行,由银行工作人员代为收件,并把资料扫描、上传至不动产登记系统。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审批、缮证后将证明推送至银行端口后便可发放贷款,实现了抵押登记办理全程网办,群众“一次不用跑”。

差距:

对标大湾区做法,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只实现了区内抵押登记“不见面”办理,“全市通办”业务类型比较单一“跨省通办”尚处于试运行阶段

5.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方面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对接市中级法院,制定了《点对点查控对接不动产登记中心方案》,市中级法院正在立项阶段。

差距:对标大湾区做法,尚未向法院提供登记档案自助查询和查(解、续)封网上自助办理服务。

二、国内标杆经验

(一)登记财产耗时

24项登记业务60分钟内办结。广州土地、房屋、海域、林权一般登记业务4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登记业务2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不动产转移登记等24项登记业务60分钟内办结。

(二)登记财产流程

登记业务合并“灵活办”。广州按照“申请人只跑一次、共性资料只收取一套、办理时限仅按一个登记类别确定”的原则,开展预告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变更登记等不同类别登记组合达60余种。

)土地管理质量指数

1.登记数据电子化管理。广州建立不动产登记簿管理系统和空间数据管理平台,推动实现一个数据库存储登记信息、一张地籍图涵盖地籍测绘信息、一个编码体系定位不动产坐落。厦门市以全数字化形式保存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全部不动产登记信息录入电子数据库。

2.优化登记查询服务。厦门建立全市地籍信息公开制度,开通不动产登记资料网上查询服务,任何人均可以按地址查询全市已登记不动产的自然状况、权利限制情况等信息。

3.完善土地争议解决机制。广州建立健全土地争议案件审判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土地纠纷一审案件数据及审理情况。

)登记财产便利度

1.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南京建设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一体化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小程序等实现登记“自助办”,开通资料网上查询、自助查询服务。

2.不动产登记纳税。南宁推行转移登记和纳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现转移登记、核税、缴税全流程、跨部门、全自助网上办理。

3.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南宁、厦门实行“一站式”网上办理转移登记和水、电、气、网、视开(过)户业务。

4.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南宁与金融机构系统直联,办理转移登记后可在线申请不动产抵押登记。

5.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南宁、厦门向法院提供登记档案自助查询和查(解、续)封网上自助办理服务,推进不动产司法查控“不见面”办。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登记财产耗时

目标: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

主要举措:

1.实现15项业务60分钟内办结,分别为:地役权首次登记、地役权变更登记、补证登记、居住权首次登记、居住权变更登记、居住权注销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商品房转移登记、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一般抵押权变更登记、最高额抵押权变更登记。

2.新增2项即来即办业务(因生效法律文书取得的转移登记以及夫妻间赠与、增加配偶为共有人、离婚析产等不涉税的转移登记)。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税务局、住建局、赣州银保监分局南康监管组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二)登记财产流程

目标: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实现登记业务合并“灵活办”,推进不动产登记“多点办”“就近办”。

主要举措:

1.开展预告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变更登记等不同类别登记组合50余种。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2.开展“交地即交证”工作,对符合交地法定条件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前介入、提前服务,将权籍调查和首次登记前置,由原来的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串联办理优化为并行办理,在交地时完成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税务局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3.制定并实施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全员审批”方案。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4.在乡镇、园区合理布点,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多点办”“就近办”。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各乡镇(街道)、南康经开区管委会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土地管理质量指数

目标:进一步提高土地质量管理水平对不动产登记的支持能力。

主要举措:

1.在不动产权证书上打印二维码取代证书附图。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2.进一步做好“一码关联”工作,利用“赣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自然资源业务协同管理审批系统”推送不动产单元代码,关联土地管理、税务征收、不动产交易等各业务环节成果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追溯查询。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登记财产便利度

目标1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主要举措:

1.深化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互认。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区行政审批局、住建局、税务局等单位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2.应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技术实现线上交易合同网签,简化办事材料,实现增量房转移登记业务“全程网办”“一次不跑”。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行政审批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3.拓展“全程网办”业务类型,提升登记业务“全程网办”比率。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税务局、行政审批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4.实时获取商品房楼盘表信息,畅通预告登记办理渠道,将预告登记受理端口延伸至开发企业及金融机构,申请人可多途径在线办理预告登记业务,无需前往不动产登记大厅取号办理。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赣州银保监分局南康监管组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目标2“不动产登记纳税”联办。

主要举措:

1.将登记、纳税全流程作为一件事办理,全面实现登记纳税线上线下“一窗受理、集成办理”,实现存量房(二手房)网上办税。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税务局、住建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2.建立标准化的“一窗综合受理”窗口,推动窗口优化提升。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税务局、住建局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目标3推进“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线上一链办。

主要举措:不动产登记机构在受理转移登记业务后,将相关信息通过系统推送至“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水、电、气、网、视单位自助获取相关信息,在各自业务系统各自办理过户业务。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局、住建局,水、电、气、网、视经营公司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目标4推进“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拓宽抵押登记线上办理渠道。

主要举措:

1.与金融机构签订“总对总”合作协议,将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窗口延伸至全市金融机构,统一办理流程及收件标准,实现全市不动产抵押登记“无差别化”办理。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赣州银保监分局南康监管组

完成时间20226月底前

2.建设自然人版本、非金融机构版本等多途径网上申请平台,为群众和企业办理抵押登记提高多种选择,随时随地可申请。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赣州银保监分局南康监管组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3.增加直联系统办理的业务类型,上线预告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等多种业务,实现更多业务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核。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赣州银保监分局南康监管组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目标5“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不见面办。

主要举措:不动产登记机构、法院共同做好系统对接,加快实现档案自助查询和查(解、续)封网上自助办理服务,推进不动产司法查控“不见面”办。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区人民法院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附件9

获得信贷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金融服务中心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合法权利度指数

1.构建常态化政银企信息对接机制。2021年新增贷款56亿元。

2.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2021年实现新增上市公司1家,实现直接融资24亿元。

3.规范地方类金融组织监督管理。加快民融登机构退出

差距:对标大湾区,符合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的标的较少,未能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

)企业融资便利度

1.完善金融机构体系。设立18家银行、3家证券公司营业部、24家保险公司、1家保险经纪公司、2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金融外包企业、1家融资租赁公司、1家商业保理公司,是赣州唯一拥有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的县(市、区),也是金融机构种类最丰富的县(市、区)

2.创新金融产品。专门推出了“入园进区贷”“品牌贷”“产业升级贷”“家具产业担保贷”等信贷产品,截止2021底累计推出60个普惠创新产品

差距:对标大湾区,科技赋能金融的能力还不足。

二、国内标杆经验

1.创新金融产品。北京市推出专项金融产品,推出北京文化企业专项再贴现支持工具“京文通”,人民银行不对文化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为文化企业信贷投放占比高的金融机构提供专项额度。南通市创新财政金融产品,推广“银税互动”产品,服务企业超万户;推出“巾帼荣誉贷”,满足女性企业家和创业女性融资要求。

2.优化金融服务。北京市打造“创信融”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为商业银行提供“大数据联合建模系统直连”三位一体的嵌入式服务,依托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大数据平台,构建信用评价模型,推动实现平台与银行授信审批系统直连,提升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合法权利度指数

目标:保持信贷稳定增长,力争全年新增信贷60亿元,新增2股改企业,直接融资超30亿元,持续推动地方金融组织依法合规经营。

主要举措:

1.完善金融工作机制。筹划好2022年全区政银企对接活动,严格落实企业贷款协调处置、银行抽贷定期通报、地方政府倒贷、金融诉讼案件快审等“四项”制度。

2.贯彻落实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优化企业上市扶持奖励政策,健全和完善上市企业后备库,积极利用证监会对口支援优势及上交所资本市场落户我区机遇,加大资本市场培训力度,大力推动我区企业赴沪深北交所上市。

3.力争持续扩大发债融资规模。积极引导区城发集团公司、区口岸公司等平台公司做好重组工作,协助发控集团提升信用评级至2A+。力争发行15亿元一般公司债、10亿元企业债等信用债券发行工作,继续尝试通过发行10亿元非公开发行绿色项目收益债、10亿元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途径拓宽融资渠道,实行绿色通道,争取险资入康,不断满足区内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4.加强地方金融机构监管。重点引导民融登机构退出全部业务并注销。加强对融资担保、商业保理公司业务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责任单位:区金融服务中心、人行南康支行赣州银保监分局南康监管组城发集团公司、口岸公司、相关直单位

完成时间202212底前

)企业融资便利度

目标: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和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全创新金融产品累计70款以上。

主要举措:

1.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力引进金融机构、金融外包企业及类金融机构等10家以上

2.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与政府部门合作,大力推广物流”等政银合作金融产品。

3.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机制,强化信用信息归集使用,推动普惠金融进一步扩面提质增效。

责任单位:赣州市银保监分局南康监管组区金融服务中心、人行南康支行、相关区直单位

完成时202212月底前


附件10

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市场监管局牵头

一、知识产权创造现状

2021年我区授权专利当年累计5859件,同比增长25.4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757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505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75%

二、攻坚目标及举措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目标: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专利储备、提高专利质量,每万

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

主要举措:

1.深化实施“发明专利提质倍增三年行动”,完善专利专项资金资助方式,实现所有项目网上办理,提升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积极性。

2.举办专利申报培训,提高企业专利申请成功率。

3.在科技项目申报上鼓励企业申请专利。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财政局、区教局、发改委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

目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主要举措:

1.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合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

2.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开展4.26知识产权宣

传周等活动,提高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支持我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基础代理、管理、维权和规划等全链条专业化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

4.督促展会开展展前知识产权侵权排查,设立展会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接受知识产权事务咨询,受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投诉和假冒专利举报。

5.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参与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满意度调查。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法院、文广新旅局、司法局、公安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非诉纠纷解决机构覆盖面

目标: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体系。

主要举措:

1.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体系。设立“江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南康工作站”,为当事人提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服务。

2.推动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将知识产权严重失信行为纳入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对市场主体信用进行分级监管。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财政局、发改委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

目标:专利权质押融资同比增长10%以上。

主要举措:

1.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惠益面;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企业在办理“财园信贷通”“科贷通”等贷款时增加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

2.引导政府性投融资担保机构优先为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提供投融资担保。鼓励企业在办理“财园信贷通”“科贷通”等贷款时增加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

3.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促进高校院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中小微企业。

4.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专利导航,运用专利数据信息指导产业发展。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财政局、政府金融办、赣州银保监分局南康监管组人民银行南康支行、区教

完成时间:202212


附件11

跨境贸易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商务局牵头

一、工作目标

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口岸先进经验,着力优化口岸监管与服务,促进口岸通关提效降费,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打造“功能齐全、通关便捷、办事高效、服务周到”的通关环境和服务体系,持续推进“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202212月底前,持续巩固通关时间压缩成果,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开展RCEP原产地等政策宣讲,确保南康企业应享尽享。

二、主要措施

1.继续推进“精简随附单证”及单证联网核查。企业在进口申报环节免予提交合同、装箱单,出口申报环节免予提交合同等商业单证。

责任单位: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2.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对重点进出口货物设立“专用窗口”和“绿色通道”,推广“互联网预约通关”、“问题清零”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困难诉求,鼓励企业采用“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方式办理通关手续,海关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后即办理获取查验、放行手续。(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负责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3.简化生产物资查验手续。在疫情期间,对企业生产急需进口的机器设备、原材料,提供优先查验和货主不到场查验等措施;如需送实验室检测的,可凭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检测报告或企业质量安全自我声明,降低送检比例。

责任单位: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4.全力打造赣深组合港。主动推进与湾区港口群深度合作,推动赣深(盐田)组合港常态化运行,积极争取两地海关支持,进一步拓展赣深组合港覆盖范围,并探索推广建设“赣穗组合港”“赣厦组合港”。

责任单位: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5.巩固“单一窗口”便利化成效。按照国家、省、市口岸部门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新上线功能宣传和培训,帮助外贸企业通关业务网上办理。丰富完善外汇业务办理服务,积极宣传推广进出口企业名录登记行政审批业务网上办理,努力提高办理时效,降低企业成本。

责任单位: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牵头,区商务局、区税务局、人民银行南康支行配合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6.加大RCEP政策宣讲解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线上线下RCEP政策宣讲活动,促企业用足用好RCEP原产地、关税减让等政策,增强企业获得感。

责任单位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牵头,区商务局配合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附件12

纳税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税务局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纳税次数

推行财行税十税合并申报,申报表单数量减少24张,填报数据减少204项,节约办税时间40%左右。整合增值税、消费税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主税附加税费申报表,让纳税人一次性完成主税附加税费申报。

差距:2021年纳税次数为4.8次。由于我为非十税合并的试点单位,十税合并的推行时间较宁波、合肥等地要晚,2021年纳税次数将比标杆城市多0.8次左右;但与广州、深圳等地区一致。  

(二)纳税时间

1.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不断完善电子税务局功能,升级“456”便利化办税缴费格局,拓宽“网上、掌上、自助、实体”四类渠道,完善“电子税务局、自助终端、赣服通、微信公众号、税务窗口”五种方式,丰富“银行转账、POS机、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现金”六个手段,推进办税缴费服务向智能化、数字化、场景化转变。合理调配窗口资源,制定《赣州市南康区税务局智慧办税服务厅达标建设方案》,打造一批规范建设、高效服务、利民亲民的精品示范办税服务厅。通过增配自助办税设备、加大“非接触式”办税宣传辅导等措施,着力扩大“非接触式”办税覆盖面;通过组建办税厅后台审批组,简化审批流程、提速内部流转,让“一次不用跑”覆盖绝大多数办税场景,实现近90%的涉税事项、99%的纳税申报可在网上办理,截至目前我市纳税人上门次数减少90%,纳税人缴费人非接触办税率96.79%,列全省第一。

2.通过办税服务厅、纳税人学堂、税务网站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渠道、广覆盖的税费优惠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税收宣传覆盖面。提供电子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智能导税台等方式多渠道查询咨询服务。

3.精简纳税人缴费人享受优惠政策办理方式,变“事前备案”为“事后监管”,除极少数特殊税收优惠项目实行外核准制、备案制,其他均实行“自行判别、申报享受、事后监管”的“申报即享受”办理方式。全面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制。

4.为企业开办、跨区域经营等常见复杂税费事项提供集成服务,实现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推出预约叫号、智能排号服务,2021年提供延时服务9993笔,预约服务2880万人次。通过网站、办税服务厅等多种渠道发布,纳税人通过指南获取办理业务需要携带的涉税资料。

差距:2021年全纳税时间压缩至110个小时以内,但与标杆城市(宁波)的78个小时纳税时间有差距。

(三)总税收和缴费率

1.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对各类优惠政策及时开展分析宣传通过“微”电子交互平台,及时向纳税人精准推送优惠政策。2021年,全减免税费12.69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全纳税人电子税务局推广注册率达81%,网报率达99.76%,“微”电子交互平台采集率80%。利用纳税人标签体系和税收大数据,实施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通过电子税务局精准推送税费政策,2021年完成专票电子网格化服务1020条。

2.依托“税收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统筹疑点数据下发和风险应对,实行“一户式”归集、清单式展现、便捷化反馈、快速化消除和网格化管理。建立风险应对工作闭环,及时组织基层税务机关对“应享未享”“违规享受”疑点数据进行核查整改、开展重点抽查,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袋。

差距:

1.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高于部分标杆城市:我城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额标准(8642/平方米/,工业用地无优惠税额标准),低于南昌(181585/平方米/,工业用地无优惠税额标准)的标准,高于广州、深圳(两地工业用地均适用优惠税额86532/平方米/年)的标准(填报口径的企业为工业企业)。根据税务总局填报口径(有多档税额的,取中位档),我市所填报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为6/平方米/年(取市城区的中位档),高于广州(5/平方米/年)、深圳(5/平方米/年)、武汉市(4/平方米/年)、佛山(3/平方米/年)。

2.社会保险费费率偏高。社会保险费单位缴交部分的费率也直接影响总税收和缴费率的评价得分。我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费率(16%)高于厦门(12%)、广州(14%)、深圳(14%)、杭州(14%)、宁波(14%)等标杆城市;基本医疗保险费单位缴费率(6%)也高于深圳(中间档0.6%)、广州(5.5%)等标杆城市。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各地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费率低于16%的,将逐步提升,不得低于16%;基本医疗保险费单位缴费率6%为全省统一标准,我市暂无降费权限。

报税后流程指数

1.优化留抵退税办理流程,实现增值税留抵退税网上申报和审核,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相关计算口径测算下,正常审核时间压缩至8个工作日内完成,2021年全50户次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03亿元。

2.不断完善电子税务局功能,实现了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网上撤销、更正申报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缴纳税款后网上更正申报。

差距:增值税留抵退税时间较深圳(5个工作日)多3个工作日。

二、国内标杆经验

(一)纳税次数

宁波、合肥等地推行税种合并,实现多税费“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

(二)纳税时间

宁波、舟山、昆明、晋中等地持续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汇集整合线上线下办税资源,推进社保缴费等税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重庆、包头等地推行容缺受理,对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的相关资料不齐全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经纳税人、缴费人作出书面补正承诺后,可暂缓提交相关材料。

(三)总税收和缴费率

宁波、武汉、芜湖等地加强政策宣传辅导,综合采取“云讲堂”、在线答疑、现场培训、编发指引、定点推送等方式,及时发布税费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宣传辅导力度。运用税费大数据监测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扫描分析应享未享和违规享受的疑点信息,推动政策精准落实。

(四)报税后流程指数

宁波开通退税绿色通道,简化退税流程,加快退税进度,以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为依托,探索“纳税人无需申请、税务部门主动退税”的办理模式。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纳税次数

目标:减少纳税次数2022年全纳税次数减少至4次。

主要举措:落实全面推行财行税合并申报要求,积极推行增值税、消费税与附加税费申报表整合,实现多税费“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责任单位:税务局

(二)纳税时间

目标:压减纳税时间。全年纳税时间压缩至80个小时。

主要举措:

1.持续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基本实现企业办税缴费事项可网上办理;汇集整合线上线下办税资源,推进高频税费事项“掌上办”优化发票事项“线上办”,在全省第一批部署上线已完成自助办税终端增值税普票代开自动审核、自动出票功能,拓展线上渠道增值税电子发票代开功能,力争试点自然人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2.全面推进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落实同城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和“最多跑一次”“一次不跑”清单、以及“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要求,为企业开办、不动产交易、车辆购置、社保业务办理等跨部门事项提供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实现“一表申请、一照通行、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将纳税服务延伸到各工业园区,实现纳税服务“园区事园区办”。

责任单位:税务局、人社局、医保局、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南康分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三)总税收和缴费率

目标: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力争全实现减免税费13.06亿元。

主要举措:聚焦税务主责主业,强化职责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加强优惠政策对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巩固好已出台减税降费政策的成果,依法依规应收尽收、应减尽减;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积极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开展税费优惠政策宣传,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开展系列税法宣传活动,推出送政策进校园、进社区、进工业园区等多渠道税费宣传,将财行税合并申报、纳税信用、银税互动宣传资料推送至税企群;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精准宣传辅导和税费直通服务。               

责任单位:税务局、人社局、医保局、财政局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四)报税后流程指数

目标:退税办理提速增效。我退税业务平均在26.5个工作日办结。其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即征即退业务平均2个工作日办结;出口退税、增值税留抵退税平均4.5个工作日办结;误收多缴退税、汇算多缴退税平均6.5个工作日办结。

主要举措:

1.推行“实时提醒、一点即享”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模式,提高退税效率。为出口退税企业提供多元化申报服务,推广标准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退税功能、电子税务局、离线版申报系统等退税申报系统应用。

2.加强与人民银行、财政等部门沟通联系,简化退库资料和办理流程,推进全流程电子退库,压缩退税时间。

责任单位:税务局、财政局、人行赣州南康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附件13

执行合同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法院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现状

1.妥善审理涉企纠纷。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2021年共审结涉企买卖、加工、租赁等合同纠纷案件2911件,涉案标的3.72亿元。审结金融借款、票据、保险等金融类案件2077件,严格审核借贷利率,依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组建一支由4名退额法官、2名退休法官、8名特邀调解员组成的诉前调解团队,开展诉前调解工作。配置速裁团队10个,推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3.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立案受理、诉调对接、财产保全等业务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持续加大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应用,2021年区法院实施网上立案2715件、跨域立案62件。

(二)差距

根据赣州市2020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的反馈,我区解决商业纠纷的时限较长,简易程序适用率较低,在执行合同时间、程序质量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国内标杆经验

1.推进“家门口式”诉讼服务建设。江苏法院推进“家门口式”诉讼服务改革,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协作联动机制、集约化管理等方式,实现全省跨地域、跨层级一体化服务。。

2.调解平台助力调解工作。吉林法院积极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多元调解”微信小程序的运用,通过音视频在线开展调解工作,实现“云调解”。

3.智慧法院建设升级改造。北京推进审判信息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立案风险甄别、庭审语音识别、类案和法条推送、证据分析、文书自动生成等功能全面应用。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总目标

1.充分发挥“分调裁审”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诉前调解、诉中调解、速裁速执的机制完善,争取75%的案件通过调解、速裁等方式结案。

2.通过推进“一站式”建设、深化案件繁简分流、强化执行制约监督等方式,进一步缩短商业纠纷的审判执行时限,提高审判执行质效。

(二)主要举措

1.大力缩短执行合同用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大幅缩短执行合同用时大力提高审判执行质效。健全速裁机制,加强诉前调解工作,提高小额、简易程序适用率,2022年简易程序适用率提升至80%。着力提升商事案件审判质效,缩短审理周期,力争简案审理用时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减少10天,繁案减少15天,执行用时减少20

2.强化审判执行流程管理。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坚持程序分案为主,人工分案为辅,做到简案快审快执,繁案精审速执。进一步加强诉讼全流程的管理,严格审限管理,坚决杜绝案件长期未结及超审限现象,提高审管理精细化水平

3.坚持审慎善意执行。依法公正审理涉企案件,从严把控适用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对于依法确实需要采取保全措施的,优先采取“活封”措施,杜绝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严禁超标的查封、乱查封。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四、责任单位

南康人民法院

五、完成时间

202212月底前


附件14

办理破产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法院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现状

区法院已经建立破产案件审判合议庭,组建了专业的破产案件审判团队,并主动向区政府请示,建立府院联动机制。目前,区法院已经受理了两起预重整案件,各项工作在有序开展中。

(二)差距

12022年以前我院仅受理过一件破产案件,审理破产案件的经验欠缺。2、暂未设立破产案件资金池。

二、国内标杆经验

1.完善破产重整规则及配套制度。广州探索完善预重整规则及配套制度,推动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有效衔接,建立重整投资平台,引入金融机构为有重整价值的企业继续经营提供流动性支持。

2.深化府院联动机制。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加强法院与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监管部门联动,建立日常信息共享、沟通会商机制,加大破产企业财产处置、社会保障、信用记录等方面协调联动力度。

3.提升破产案件审判效率。上海、青岛等地构建了破产案件单独考核机制。东营构建了法院与税务机关破产企业涉税事项协作机制。河南构建了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以提升破产案件审理效率。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总体目标

完善办理破产案件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办理破产“资金池”。依法高效办理预重整案件,提高债权回收率,降低收回债务成本。

(二)主要举措

1.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强化法院与住建、税务等部门的常态化协作联动。

2.探索完善破产案件和解、重整、清算办理流程。

3、探索构建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制度及单独考核制度。

4.完善管理人管理模式,建立破产管理人办理破产案件的信息数据库,促进管理人选任的市场化。

、责任单位

南康区法院

、完成时间

202212月底前


附件15

市场监管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市场监管局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

我区运用江西省“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完善“一单两库”、开展随机抽查、录入检查结果。2021年,运用平台制定年度检查计划107/次,日常巡查登记111/次,重点检查登记57/次,开展联合检查17次,检查实施清单覆盖率100%

差距:对标成都做法,我区尚未建立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工作制度,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合双随机工作规范机制,推动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

(二)监管执法信息公开率

1.2021年全区共开展企业公示信息和登记事项双随机抽查3次,随机抽取536家企业,个体工商户85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户,合计1408户抽查结果均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向社会公示,抽查结果公示率100%

差距:对标杭州,我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与江西省“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未实现互联互通,公示平台不统一。

(三)政务诚信度和商务诚信度

2021年,共享行政许可信息4964条,行政处罚信息89条,抽查检查信息12677条,小微企业扶持信息1482条,联合惩戒信息87条,荣誉信息信息1026条,部门公告信息8条,监管预警信息10条,抵押登记信息2条,信用承诺38条,备案信息258条,合计20641条信息。

差距:对标广州,我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有待加强,存在个别单位政务诚信建设重视不够,信用信息推送不够、不及时等问题。

(四)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共享

根据省“互联网监管”工作要求,我紧紧围绕监管行为覆盖率、监管动态上报数等考核指标,行政审批局牵头,联合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加强互联网监管各项工作的推进,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监管事项认领831项,监管对象28831个,监管行为12812条。

差距:

1.“互联网监管”事项与“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并未完全对应,导致部分事项认领不及时。

2.各部门上报监管数据不够及时,部分事项存在二次录入或挂起的现象,监管行为覆盖率仅为98%

二、国内标杆经验

1.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杭州、广州、成都等地推行部门联合监管,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规范行政执法,完善检查对象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统一监管事项清单,限定自由裁量权。

2.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杭州、成都、舟山等地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行为。试点“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统一模板、统一范围、统一平台、统一时间”公布本部门上一年度全部行政执法数据。

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杭州市深化信用平台建设,打造“信用政务服务”、“信用执法监管”和“信用公共服务”三种模式,强化守信联合激励。广州通过完善制度、简化流程、加强协同三个方面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成都市建立全市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个人诚信“交子分”模型,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4.创新监管方式。国内一些标杆城市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实行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建立“互联网监管”系统和风险监控系统。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

目标: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2年进一步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将市场监管领域的更多事项纳入联合抽查范围,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主要举措:推动建立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将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抽查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合理确定双随机抽查的对象和抽查比例、频次,以风险分类和信用分级为基础,实施双随机差异化监管,提高抽查的规范性、精准性、有效性,推动实现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营造和谐、法治的营商环境。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二)监管执法信息公开率

目标1试点“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

主要举措:持续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各级行政执法部门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行为。试点“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提供“统一模板、统一范围、统一平台、统一时间”给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公布本部门上一年度行政执法数据。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牵头,区直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目标2:依法开展包容审慎监管工作

主要举措: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省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重点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文广新旅、港口航运、城市管理等领域,实行“首违不罚”或“轻微不罚”。积极推广“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牵头,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文广新旅局、区城市管理局等根据职责分工负责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目标3:推动涉企信用信息归集,为建立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主要举措:建立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工作定期调度、通报制度,推动涉企信用信息应归尽归,监管信息互联共享。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区直各部门根据职责及时提供相关数据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三)政务诚信度和商务诚信度

目标1加强政务失信治理,清理存量,防止增量,提升政务诚信水平。

主要举措:加强政务失信治理对象摸排,完善政务失信治理台账,敦促各地各部门早发现、早治理、早清零。

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发改委、区直有关单位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目标2加强严重违法失信主体治理及信用承诺及履约信息的归集公示,减少严重违法失信问题。

主要举措:

1.加强严重违法失信主体治理,敦促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行政处罚等失信领域的信用治理。

2.督促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及时将审批类、市场监管类等信用承诺及履约信息推送市信用信息平台。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行政审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医保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消防支队、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四)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共享

目标:根据省“互联网监管”要求,做好省级和国家级“互联网监管”平台的使用和维护工作,加强部门平台使用和数据归集率。

主要举措:

1.做好“互联网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平台事项对接,及时认领省级下发事项,审核各部门挂起和备注事项,确保事项认领率达100%

2.加强“互联网监管”挂起率与覆盖率的日常监督工作,督促各单位及时录入“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和“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100%到位。

3.做好“互联网监管”平台数据分析和应用。

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区直相关部门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附件16

政务服务对标提升行动方案

区行政审批局牵头

一、现状及差距

(一)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近年来,主要依托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赣服通”南康分厅,不断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1.依托全省政务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0%(涉密事项除外),9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2.依托全省赣服通平台,赣服通南康分厅实现900个事项“掌上办”。

3.依托赣州“AI+智能审批”平台,充分利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技术,对接了烟草、公积金、食品等高频事项业务入口,实现10项高频政务事项智能审批、960项政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差距:

1.国家、省级系统业务打通较少,“一窗式”系统受理率较低,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一网通办”率仅为90%,与广州高频事项100%的“一网通办”率有一定差距。

2.事项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广州、深圳充分利用电子证照、电子签章、信用平台等方式提高全程网办和跨域通办比例有较大差距。

(二)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

1.一件事一次办。我区以办好企业群众的“一件事”为牵引,采取“一表填单、一链办理”的模式,在“赣服通南康分厅”上线了“新生入学”等13个“一件事”,同时公布事项的办事指南,为企业群众提供精准导办服务。

2.智能审批。结合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和流程优化,推动智能审批模式在不动产、公积金、医疗保障等业务审批工作中的应用,结合我区实际,在“赣服通”南康分厅上线10项智能辅助审批事项。

3.异地通办。我区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为切入点,在区政务服务帮办中心设立异地通办专窗,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实现57项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4.自助办。完善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功能,结合新市民服中心建设,配备不动产自助机、政务公开自助机、自助办税机、免费复印自助机和赣服通自助机等16台设备,31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24小时自助“不打烊”办理。

差距:

1.推出的“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措施成效不明显,企业群众体验感不强。

2.部分“智能审批”事项仍需人工干预,与深圳的“秒批秒报”有差距,实现的数量上与深圳推出100项也有较大差距。

3.“异地通办”事项以“异地代收代办”为主,事项较少,相较于广州、深圳,通办机制有待改进,通办事项数量有提高。

4.受各地条件限制,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覆盖面不足,与国内标杆城市有一定差距。

(三)政务服务满意度

1.“只进一扇门”改革。政务服务大厅设有企业开办类、工程建设类、综合审批类、公共服务类大类窗口服务区,设立1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涉及35个部门的1466个事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入驻了大厅,实现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统一集中办理。

2.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推行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依托省政务一体化平台和赣州市“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通过“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的模式,实现51项惠企政策兑现业务进驻办理

3.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率先全省建成“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超市”,将全市涉及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中介机构集中入驻,无偿提供中介机构选取服务,实现中介服务从“场外分散交易”变为“场内集中交易”,中介机构服务费、服务时限“双下降”。

4.政务服务帮代办机制。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五星级”政务服务,在区市民服务中心设立政务服务帮办中心”,为企业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辅陪同、办、代办服务。同时,打造“五星级”量身定制服务,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提供“全链条、清单式、定制化”服务。

5.“好差评”体制机制建设。“好差评”系统已全覆盖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建成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做到“件件整改、事事反馈”。

差距:

1.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周期短,一些服务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窗口设置还需进一步优化

2.市本级已实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集中兑现,但区本级层面仅实现“线下一窗”,尚未完成资金池设立,事项尚未接入市级平台,市县一体的惠企政策“线上一网线下一窗”集中兑现体系未全面建成。

3.因市本级无法归集市直、县直部门单位使用国省级系统办理事项的“好差评”数据情况,无法对评价情况进行有效监管,落实“一事一评”的要求和差评件的整改还有差距。

(四)与国家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区大数据中心负责)

1.出台《赣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管理办法》。对政务数据实行“一个口子”管理,从源头避免新“数据壁垒”的产生,优化数据共享流程,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推动市级各部门已建和新建系统必须通过全市统一的政务大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数据共享,提升数据共享质量。

2.编制《赣州市2021年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联合相关部门,按照统一标准,打通数据,将数据统一接入交换平台,通过“赣服通赣州分厅”平台提供优质服务。

3.加强省市两级联动,积极争取国省数据共享。针对省级层面供电、企业开办等已共享的数据,已向省大数据中心对口部门协调实现了数据共享;针对省级层面税务、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等未打通的国省系统,已整理具体数据需求,向上争取共享开放。

4.抓好“一网通办”应用。建设统一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平台、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协同标准规范,升级完善各自业务系统,提升数据和业务服务支撑能力,打破传统各部门系统分散办理模式,通过统一受理、数据共享实现综合受理和跨部门协同。

差距:

1.省级统建系统向地方开放不足,如特种设备相关事项办理系统、食品药品相关事项办理系统等,市县级事项无法通过一窗式综合平台受理。

2.电子证照数据更新频率和数据质量不高,比如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等省级颁发的证照数据仅一次性导入,未能及时更新,导致“一网通办”未能获得电子证照支持。

3.各类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不规范,需求分析、测试等不充分,导致很多事项上线了,经常无法在线办理。

4.赣服通赣州分厅地方自主权很小,很难有地方特色。比如赣服通赣州分厅搜索不到专区内的事项等问题。

二、国内标杆经验

(一)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一网通办。北京部署重点提升跨部门、跨层级联办事项网上办理功能,实现市、区两级“全程网办”事项比例分别达到95%90%以上。成都优化“天府蓉易办”平台功能,扩大统一身份认证、电子印章及证照应用场景,部署推动实现非涉密事项100%网上可申请、90%以上事项全程网上办理。

(二)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

一窗通办。北京部署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推进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取消专业窗口,全部调整为综合窗口,实现所有窗口均可办理综合业务;试行公安服务“一窗通办”,提供治安、户政、交管等综合服务。

一链办理。济宁印发“一链办理”实施方案和100项主体服务事项清单,设立“一链办理”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专窗,推行“一件事”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组流程、一套材料、一次办好服务模式。

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衢州按照“异地受理、属地审批、证照寄递”服务模式,推出商事登记、公安户籍、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等847个“全域通办”事项。广州部署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外,其余事项全面纳入“跨域通办”事项清单。

自助办、就近办。温州构建以100个标准化基层政务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自主服务终端建设为重点、帮代办为补充的政务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办事圈”。布设1532台自主服务终端,提供901项高频事项服务,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和重点村。

(三)政务服务满意度

惠企政策兑现。成都市打造集“政策推送、咨询回复、在线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平台,建立“政策库”和“企业库”,通过对政策和企业双向画像,实现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对于减税降费等普惠性政策,推行“免申即享”;对于资金支持、融资担保等面向特定企业的条件性优惠政策,优化办理程序,精简材料和环节,限时办结。

(四)与国家服务平台数据共享

1.广州大力建设政务数据枢纽,全力支撑“一网通办”数据汇集互联和共享应用,截至2020615日,广州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已接入单位154家,信息资源主题3599个,汇集数据145亿多条,日均交换数据3900多万条,为综合治税、四标四实、互联网监管、智慧人大等40多个全市重点专项工作提供信息共享支撑,实现了政务数据全面归集、按需共享,有效促进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同时,“一网通办”借助电子证照的应用,不断推动部门间信息互通互认,实现共享的数据资料无需重复提交,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促进政府效能再造。

2.天津为加强数据共享,依托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和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基础条件,加强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和开放。截止2021年,天津证照库中电子证照种类已达到224种、数据量超过4200万条、办件总量超过1000万,比去年底分别增长160%390%180%

三、攻坚目标及举措

(一)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目标:2022年底,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实现20件以上“一件事一次办”和“智能审批”事项。

主要举措:

1.打通系统壁垒,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应用。推动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体制融合,实现政务数据共享。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数据共享枢纽,实现政务数据信息应上尽上、互联互通。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签)章互通互认,推进全景无障碍应用。着力打通区本级系统壁垒,以区大数据交换平台为基础,推进与人口库、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基础平台对接共享,丰富电子证照库,提高电子证照数量和更新率。2022年底,区级政务系统与“一窗式”受理系统对接,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和“一网通办”率达 85%以上。

2.推进“一网通办”数字化改革。按照“一网通办”数字攻坚行动计划,推动“赣服通”南康分厅迭代升级,2022年底前“赣服通”5.0版上线运行,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使用数据、电子证照、电子材料,掌上可办比例达 80%;提升“赣政通”应用能力,2022年底前实现县、乡、村三级平台组织架构全覆盖,日均活跃率突破50%,区级自建OA与“赣政通”全面对接,打造“赣服通”前台受理、“赣政通”后台审批的“前店后厂”新模式;充分运用赣州市“AI+智能辅助审批平台”,实现 20 件以上事项“智能审批”和“一件事一次办”。

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卫健委、区公安局、区税务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分局、区教科体局等相关部门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二)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

目标: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办事流程革命性再造,提升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

主要措施:

1.对标大湾区推进事项优化提升。全面梳理本部门系统权力事项,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统一事项名称、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实现全市同一事项“同标准办理”“全市通办”。梳理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行政备案事项。

2.探索试行“市县同权”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采取直接下放、下放实质性审核权和服务窗口前移等方式,下一批市级权限,构建市县联动审批机制“市县同权”事项不少于100项。加强县级审批服务能力建设,配齐配强行政审批专业力量,确保事项“办得好、办得快”,对承接不到位的依法收回权限。

3.深化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市县同步推进“全产业一链办”、施工图审查、豁免审批等改革举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面进驻大厅20226月底前,实现市、县级政府投资及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75个、45个工作日,全面对标大湾区营商环境指标水平。

4.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结全我区实际,制定我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以企业、群众办好“一件事”为目标,在企业开办、惠企政策兑现、户籍办理等重点领城,梳理“出生一件事”、“开店一件事”等一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一体化办理,逐步实现从审批“一个事项”转变为“一件事”全流程办理。2022年底前,实现20件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

5.推行“一照通办”改革。编制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进一步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开展企业办事“一照通办”改革,推动跨行业跨领域许可证集成办理,实现“准入即准营”。试行企业登记信息变更网上办理,建立企业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探索建立市场主体除名制度、歇业备案制度,让企业仅凭营业执照即可办理更多涉企高频事项。

6.扩大跨省通办范围。深化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的通办范围,探索互设自助设备,逐步实现赣粤两地证照互用、资质互认。推动“跨省通办”向闽粤湘赣周边城市及长三角延伸,实现更多事项“跨省通办”。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卫健委、公安局、税务局、人社局、医保局、科体局、委编办等

完成时间2022年底前

(三)政务服务满意度

目标:打造“五星级”政务服务,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营造比肩大湾区的营商环境。

主要措施:

1.深化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改革。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惠企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3 月底前全面完成惠企政策梳理、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4 月底前设立惠企政策“资金池”。依托“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接入 30 项以上的惠企政策兑现事项,基本建成市县一体“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政策兑现服务体系。

2.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按照“审批事项向一个审批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局及办事大厅集中,审批事项向一窗受理平台集中”的要求,“应进必进、应划必划”,将各单位依申请事项二次划转至市行政审批局或进驻政务大厅。各县(市、区)比照市行政审批局事项清单,完成事项划转。

3.完善政务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向上争取国、省级系统与“好差评”系统的无缝衔接,将市、县通过国、省级系统办理事项的“好差评”评价数据和“差评件”整改情况回流给市、县掌握,并解决办事窗口需进行二次录入,“好差评”系统才有评价数据的问题。抓实江西电视台都市现场《聚焦“放管服”改革曝光“怕慢假庸散”》栏目等媒体曝光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

4.加大中介服务市场培育。对标先进发达地区做法,出台中介服务运行管理办法编制统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严禁行政机关将自身应承担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费用转嫁给企业。依托网上中介超市,规范财政性资金选取中介服务行为。引进国内一流的中介机构,培育中介服务市场主体,推动中介服务减时、降费、提质

5.优化企业群众办事环境。按照“大湾区能的,我们也要能”的要求,开展“五星级”政务服务提升行动,全面优化提升市民服务中心办事环境及服务设施。统一区乡两级服务大厅名称和标识,推动政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便利化、人性化“五化”建设,为重点企业提供“全链条、清单式、定制化”五星级政务服务。

6.畅通营商环境沟通渠道。全面受理“12345 政务服务热线” 营商环境专席里企业反映营商环境方面的诉求,确保市场主体遇事有渠道反映、问题有人受理。发挥热线大数据作用,分析研判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诉求、趋势性或苗头性问题,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区城管局等相关单位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四)与国家服务平台数据共享

目标:区级高频事项“一网通办”达80%;“赣服通”南康分厅已上线事项100%优先检核电子证照系统。

主要举措:

1.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体制融合,实现政务数据共享,推进政府治理方式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式发展。制定南康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实行“一个口子”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监督”,提升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质效,实现区级自建系统颁发的电子证照100%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

2.深化“免证办理”。深化“免证办理”政务服务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区级人工颁发的证照常态化进入电子证照系统。

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区大数据中心、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委编办、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公安局、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分局等相关部门

完成时间202212月底前

康府办字[2022]14号关于印发《2022年南康区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政务邮箱
关闭